如何利用汉字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蔡秋燕
[导读] 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
        摘要: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但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一方面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学习能力比较欠缺,在课堂学习中容易遇到很多的困难,造成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另一方面,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难以集中精力有效配合教师的教学。而汉字在音、形、义方面有着很多有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将汉字的趣味性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汉字学习激发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从图解字形、趣解字意、集体朗诵以及字谜游戏等方面来论述汉字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
        关键词:汉字;低年级;学习兴趣
        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在低年级阶段,学生需要从音、形、意等方面对汉字进行系统的学习并进行良好的掌握。但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只能通过大量的背诵和反复的抄写来对汉字进行学习,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造成课堂学习不够投入。而汉字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汉字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教师可以从汉字自身的特点入手,通过多种充满趣味、活泼生动的方式将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游戏的天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如何利用汉字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图解字形,灵活观察
        汉字的造字法是多样的,其中象形文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很多学生单一地进行抄写来记忆字形,很容易发生混淆和遗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象形性,让学生发挥想象,将汉字的偏旁和部首想象成一些图案和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汉字构型的生动性。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像的形式来表现汉字。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将汉字学习转变为动画观看,激发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口耳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文字的形态特点以图像的形式进行有趣的学习。比如,对于“口”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口”字的字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能够发现“口”由四个线段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人的嘴唇。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口,学生能够发现张口的样子与汉字“口”在外形上十分相似。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耳”这个字的构件与真实的耳朵联系起来。学生能够发现“耳”的两横很像人的耳轮,而外面的部分很像人的耳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放映有关于“口”和“耳”的甲骨文图片,学生能够发现这两个汉子正是从真实的人的口和耳朵抽象而来。通过这样的观察与想象,学生能够将复杂的汉字字形转变成生动的图案,感受到汉字构型的巧妙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趣解字义,心领神会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只能借助一些简单的造句来理解汉字的意思,理解的层面不够深入,难以感受汉字的魅力。而会意是汉字的另一种重要的造字法。通过会意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汉字的意思,并且受到一定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汉字的意思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鲜活的生活案例和传统文化的引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汉字的深刻内涵,通过汉字学习获得思想教育,感受汉字学习的重要性,激发汉字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天地人》时,教师可以通过广泛的引申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汉字的意思。比如,在学习“天”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到“天”是由最上面的一横和下面的“大”字共同组成。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是什么呢?学生能够借此体会到“天”的含义。教师可以引入古人“顶天立地”的思想观念。学生能够体会到“天”象征着人张开臂膀,抵抗着压力,说明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又比如,对于“人”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人是不是可以看作左边的一撇和右边的一捺相互支撑呢?学生能够借此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前进。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汉字的意思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指导意义,从而认识到汉字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投入地进行汉字学习。
        三、集体朗诵,欢声笑语
        低年级学生学生在课间喜欢相互打闹游戏,在课堂刚开始时很难快速投入学习。并且在课堂进行中也容易精力不集中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对教师的正常教学造成阻碍。而朗诵是一种动态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和课中进行集体朗诵。学生一方面能够集中精力,在活泼生动的诵读过程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感受到文本具有的和谐押韵的特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小的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诵读来感受汉字的声韵之美。诵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等句子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弯弯的”、“小小的”等词语具有的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同时也能够发现“船”、“尖”、“天”等字具有的押韵的特点,感受朗朗上口的音乐之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诵读的技巧来提高朗诵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坐端坐正、保持均匀的呼吸。学生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够缓解课堂学习的压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单独朗诵,在学生朗诵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让学生获得参与课堂学习的成就感。通过这些诵读方法的实施,学生能够从汉字的音韵中感受到生动的音乐之美,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四、字谜游戏,体现能力
        在目前,教师对于汉字的教学过度地以学生进行抄写和背诵为主,而不能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知识积累的机会,真正展现学生的汉字学习成果。而字谜是一种传统的汉字游戏,能够通过一定的情景设定让学生广泛联系各种汉字,引导学生从音、形、意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广泛开展猜字谜游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汉字、认识汉字,体会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猜字谜》 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汉字的趣味性。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将谜语“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左边绿,右边红”能够大体想到谜底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并且与绿色和红色有关。而对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事物最喜欢水呢?什么事物遇到水又会消失呢?学生能够自然地联想到禾苗和火两种事物,从而对“秋”这个字获得更加深刻有趣的理解。在讲解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字谜,让其他学生来猜。比如,学生可以出字谜为:“一人一张嘴”。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嘴”字联想到“口”。通过“一人一张”联想到谜底应该带有两个“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构件各种组合,学生能够拼接出“合”字。通过这样的字谜游戏,学生能够摆脱单纯的背诵和抄写,真正打开思维,进行多方面思考与联系,深刻体会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汉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对于汉字教学,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通过图解字形、趣解字义、集体朗诵以及字谜游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汉字音、形、意在内涵上的丰富性,从而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积极探究,深入思考,感受汉字学习的乐趣,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尼玛永措;趣味教学,事半功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年14期.
        [2]李泽蕊;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