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逐渐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教学工作的研究逐渐有了成果,并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方式和工作内容有了新的思考,做了全新的调整,教育工作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促使新政策的全面落实,有关单位应该随时观察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目前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整,使教育工作的始终保持高效运转模式。本文主要是根据上文提出的目标,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教学的新方法和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阶段;新思路;
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中,毫不疑问的说初中是其中最重要的过程,而在初中教育工作中,道德和法制教育是核心。改革后的新课标将教学重心放到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上,所以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工作,工作难度呈阶梯式升高,再加上初中生普遍处在青春期,心理变化较大,情绪波起伏大,心理敏感,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格外细心留意学生的心理细节。在新课标的限制下,初中阶段的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就变得十分重要,初中的政治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心血去钻研,才可以让学生逐渐重视起道德与法治。
一、目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情况
1. 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
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传统层面,局限自身的发展,而陈旧的观念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一部分在职的老教师选择“灌输知识”,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当成了自己演讲的舞台,缺少与讲台下学生的互动,不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只是一味地讲解。二是学生方面,学生也深受陈旧观念的影响,与教师互动少,当教师提问或者互动时,通常选择沉默,只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记录,不会积极参与到其中,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两个方面的影响,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一直缺乏相应的活力,教学效率一直无法提升,学生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没有实际用途,道德和法治课并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
2.教学方法与实际生活脱轨
想要顺利的开始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现在的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力一直在自己应该如何讲解知识点,并没有想到将知识点结合实际,也不会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此种讲法,导致了学生无法完全接受课程内容,所讲的内容也只是浮于表面,学生无法找到共同点,课堂互动经常无法进行,学生不愿互动也不无法理解,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直接导致了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无法完全吸收。
3. 教师没有足够的专业素养支持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较为重要的人文教育,但是目前还没有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大多数的初中也不会特别关注此类课程,而是更关注于其它的科目,所以也不会特别招聘此类专业教师。
此类课程就变成了由其他老师进行讲解,但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加持,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就不够深刻透彻,教学质量自然下降,可能会导致了后续学生的身心发展走上不归路。
二、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 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
现在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自发参加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习惯自己思考,有一个准确的自我理解和定位。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去配合教师的教学,不断提升自己。
2. 教学要与实际结合
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无法与实际生活接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和内容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在设计教案时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学生关心的问题融入进教学中,让学生可以产生共鸣,再辅以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多样性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思考问题比较灵活,喜欢新鲜的教学方法,给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想要去探索。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新鲜事物这一特点,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来扮演,让学生沉浸其中,通过扮演情景中的角色明白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在课堂中进行情景再现,刺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将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除了以上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同学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去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接受更多面的意见,开拓自己的思维,帮助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
4. 聘任专业教师进行教学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特点,注定了教师必须要有专业且高深的素养,想要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可以从根源处入手。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进行设计与教学,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在师源方面,与师范类的高校进行合作,让高校中的教师可以直接进入学校教学,解决了学校师源少和教师无处就业的问题。
三、结语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起教学的重要性,想出解决办法,促进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基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75.
[2]吴风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5+128.
[3]刘语法.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