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沉淀,古诗词更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文化。古诗词是集结古代众人的情感、知识等,涉及范围广,作品形式内容丰富,在全世界的文学史上举世闻名。古诗词最主要特点就是有一个很好的意境,语句丰富、有深刻的精神内涵,词句又有节奏感,是值得多多挖掘的宝藏。本文就要谈谈怎么可以更好地在古诗教学中对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意蕴悠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还没健全,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还是需要多加培养。让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的日常中,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这样做,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每个小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基础课,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是非常有帮助的。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对学生的爱国教育,让每个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每个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许多小孩较为喜欢西方文化,喜欢国际大电影,觉得外国的文化较为酷炫。孩子们的思想倘若被渐渐西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不利,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中。
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强烈的传统文化之一,每个学校都把爱国教育当作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在古诗词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爱国教育
在进行古诗词教育的时候,除了让小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内容里面的深刻含义,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之外,还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诗人的此情此感。许多诗人,自己一生颠沛流离,但还是心系祖国,渴望祖国统一,因此流传下来的许多经典的千古绝句。
(二)思乡教育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不管去到哪里,心里都时刻思念着故乡,渴望回到自己的故土。
例如,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一句诗词,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在教育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不忘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体恤劳动人民
爱国主义中也包含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人民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劳动人民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优良品质。所以,热爱、体恤劳动人民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老师可以在讲到关于劳动人民的古诗词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教育学生热爱人民。
三、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亲情是传统道德教育最深刻的之一,从古至今,大家都把亲情当作最为重要的情感寄托。老师可以在讲到与亲情有关的诗词时,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
比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老师在对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使得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
(二)友情教育
对小学生而言,与朋友是形影不离的,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在一起时是最为开心的时候。因此友情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不止现在人,认为友谊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亦是如此。古代人很喜欢给朋友写诗,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融入友情教育。
例如,苏轼曾写过一首《赠刘景文》,诗中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话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应该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老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自己的朋友遇到困难了,自己会怎么办。
老师带领学生体会完诗中的友情,作者对自己友人的一番感情,进而教育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应该多做对朋友有利的事情。
四、善于挖掘
中国数千年来,有着许许多多的古诗词,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古诗词就是一座宝藏。老师就是挖掘宝藏的那个人。老师应该把课堂上,可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东西都挖掘出来,再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要让小学生做到真正理解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深刻了解他们的意义和内涵。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不同人情谊的表现,有一个正确的三观和对人生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能被选进课本的古诗词,句句都是千古绝唱。诗词中包含的情感和诗人内心的千万感慨,都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所以在古诗的教育中,我们不能够只是简单的讲解,更要分析作者的所思所想,走进诗人的内心,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体会诗人的内心感想。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理解、感悟,从肉体到心灵上进行洗礼,真正的体会到当时的人民的喜怒哀乐。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传统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老师需要面临的一个考验。作为小学老师,应该自觉学习古诗词,研究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古诗词的教育当中,,这样才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到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淳.增强文化自信——以统编版教材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文教资料,2020(04):77-78.
[2]张菊兰.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30-31.
[3]仇刘燕.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J].教书育人,2019(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