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互动孕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精气神”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自高
[导读]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带着“精”“气”“神”的课堂才会生动、灵动起来
        摘要: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带着“精”“气”“神”的课堂才会生动、灵动起来,富于“精气神”的课堂才会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才是成功的教育!如何才能让自我课堂底蕴富有“精气神”呢?教学互动是孕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精气神”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积极利用互动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完美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互动  精气神

本学期,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节让人提神振气,一节让人听得垂头丧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是课堂教学的“精气神”体现力度多少不一的问题。 有“精、气、神”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引领学生踏着课堂教学的脚步,朝气蓬勃地在课堂教学中扬帆远航。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带着“精”“气”“神”的课堂才会生动、灵动起来,富于“精气神”的课堂才会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才是成功的教育!如何才能让自我课堂底蕴富有“精气神”,我认为以教学互动孕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精气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融情入境促互动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互动的积极性。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生活场景再现,实现课堂撷趣,让学生在生活场景感受到道德在生活中的踪迹;利用人物之间趣味性或矛盾性对话,辨析人物道德品质;利用生活事件引导,追踪事件法治本质;利用生活俗语启迪,理解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以致用。这些方法都能起到融情入境促互动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友谊与成长同行》,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到不同时期学生或老师自自己和朋友的合影,再配上解说,将其做成幻灯片课件,在课堂中以接实际和地气的图片和语言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对友谊和成长主题的讨论,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产生很多有关教学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如此一来,学生就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有趣、生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精气神。
二、问题探究带互动
对教学重难点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与学生一同探讨,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和理解能力等因素,提出学生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贴近生活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研究和设计一个鲜明的论点的问题,在课堂上开展小型的辩论会,以此在互动中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例如,在学习《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案件来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当检察官、审判员、审判长、律师、原告以及被告等角色,学生根据自身的角色来进行问题辩论,对案件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能够在互动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角色扮演现互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角色扮演量能很好体现学生间互动的手段,教师可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安排学生饰演生活情景剧,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我在为学生讲授《让友谊之树长青》的时候,组织学生依据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交友过程,编制一个情景剧,让学生表演自己身上曾经发生的事,很多学生意识到之前交友过程中自己出现的错,同学间解除矛盾重归于好,生动有趣的表演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实现生活化,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精气神。
四、案例教学强化互动
案例教学属于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互动教学形式,它是以传统教学形式为基础,借助教学案例来讲授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案例教学形式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借助案例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并且在案例的引导下使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也让学生认识到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未来稳定发展。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与时政热点密切关联的案例以助教学,用时政热点的关注和探讨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法治道德思维。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内容,不但传播法律知识,也养成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其成为守法、健康且有道德的公民.例如,在讲授《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可综合网上关于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相关报道和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思考、探讨,从而加深对团结就是力量的认识和体会。
五、实践体验提升互动
生活实践是互动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所以合理地利用好生活实践也能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寻找和学习的知识,很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习的内容得到合理使用。
例如,开展“给爸爸妈妈洗衣服”的活动,虽然这个活动不新鲜,但其中含有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内容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对于道德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为父母洗衣服这一活动,可以使其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了解父母的身体条件,从而领悟出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感恩父母,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形成和发展。

互动式教学主要就是坚持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能够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增强教学水平,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转变传统“压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精气神”。教师要充分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积极利用互动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完美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刚:“互动式”教学法在北方高校课教学中的运用.
[2]范波:中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3]张桂敏:教学互动策略简论[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