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飞速发展,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竞争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引入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方向,在学生完成学习之后还要开展科学的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竞争活动;加强交流;游戏教学;任务教学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都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对枯燥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且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教师和学生之间鲜有交流,学生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受到打击,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些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要依据科学的教育观念选择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一、组织竞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长期的教学可以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明显,喜欢表现自我,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特性,在课堂总组织学生进行竞争性的活动。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展开竞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竞争,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制作Flash动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争性的活动,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制作Flash动画的能力,今天请大家以‘开学啦’为主题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吧。看看哪位同学制作的动画最好、最流畅。”学生听到要进行竞赛,立刻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回忆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制作动画。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完成了动画的制作,对教材中的知识掌握更为熟练。这样,通过在课堂中组织竞争性的活动,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中的氛围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讲解知识,而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在遇到问题时不敢请教教师,这种情况使得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遇到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课堂氛围会变得沉闷枯燥。在现代化的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以平和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活跃课堂的氛围,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工智能》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活跃课堂的氛围。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大家在商场里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现在很多的家电都是智能化的,通过网络可以互相控制,不用向以前那样事事人为,今天我们就来结合学习到的知识畅谈一下未来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的吧。”我讲完后学生开始在课堂中积极谈论,我也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的谈论中,听取学生的想法,也给出自己的意见,课堂的氛围变得积极活跃。在交谈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放下戒备,讲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耐心地予以解答,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了课堂中的氛围,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三、引入游戏教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有很多学生会在信息技术课堂的间隙利用计算机玩游戏,对待这种情况,教师一般都是严厉制止,虽然维护了课堂的纪律,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受到打击。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顺势而为,迎合学生的喜好,引入游戏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之外,还需要学生在游戏中动脑、快速反应、以及大脑的记忆等,应用游戏教学不仅可以调节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算法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教学,借助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下面大家就开始操作吧,看看从中能有哪些发现。”学生听到可以玩游戏表现得很兴奋,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操作计算机进行游戏,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再加上我的引导,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四、实施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遵照新课标的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教学,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尽管给了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没有教师的引导不知道从何下手。对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施任务教学,在课堂开始给学生制定明确的任务,予以学生学习的方向,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设置超链接》时,教师可以实施任务小学,制定任务驱动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大家可以发现在一个网页通过点击图片或者是文字可以跳转到另一个网页上,这个功能就是超链接,也是制作网站必不可少的功能。为了让自己的网站看起来更加美观、功能更加齐全,请大家给自己的网站设置十个超链接,接下来请大家开始完成吧。”我借助任务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实施任务教学,学生按照任务的方向学习,既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还提高了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五、开展科学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需要不断重复练习才可以掌握,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遗漏之处或者错的操作。针对这些情况,开展科学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完成学习之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学生遗漏和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和纠正,帮助学生获取完善、正确的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给网页增加动感效果》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开展科学的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课堂中,学生完成动感效果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发现的操作失误或者遗漏的地方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沈融.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7(04):22-23.
[2]于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149.
[3]高秀梅.对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