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阅读活动的开展,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应充分与学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阅读素养。
关键词:榜样、环境、阅读内容丰富、关注,陪伴
一本《父与子》,曾经风靡全球,在给无数的孩子、成人带来无尽的温情、欢笑和感动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阅读在生命成长中的作用和价值。身负教师、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从女儿出生的第一天就十分关注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从同阅读起步,走向同悦读的和谐。阅读,增进了父女感情,融洽了家庭氛围,成为了我的家庭、我与孩子相处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助力孩子开展阅读活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及日常感悟,谈几点具体的意见、建议。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双方至少应该有一方,真实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且是喜好阅读纸质化介质,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古语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处的德,是高尚的品德,但理解为优雅的品味也未尝不可。房子装修可以不豪华,但一家人,起码应该都拥有一颗优雅、高尚、有品味、爱阅读的心。一个父母,拿起书,还未细读就感觉头疼,却希望孩子爱好阅读,结果一定会事与愿违。作为家长,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才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孩子。
2.书籍随手拈来
家庭的装饰,应该参考孩子身高、习惯特点及舒适性来设计书柜、放置书籍,以保证孩子既容易拿取书籍,又容易收拾整理。从而保证在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亦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喜欢阅读的书籍,可以放在他随手可得的地方;父母开始阅读前,随手递给孩子一本他可能喜好的书。或者告诉孩子,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我可以帮你拿。正如走进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家庭环境的营造亦如是,将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目放在他们易见、易拿、易放回的地方,同样可以诱发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3、营造幽雅、舒适的外部环境
提供给孩子适合他们身材特征的桌椅,让她们能够在舒适的状态下开展阅读。同时,营造温暖的光线环境,在阅读的同时保护孩子的视力。“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个幽雅、舒适的外部环境,更能吸引孩子以轻松的状态进入阅读的境界,让思绪跟着书籍飞扬。同时,在书桌上亦可放上快易贴、彩笔、笔记本,以便孩子在阅读的同时及时做笔记。可以摘抄,可以写画,也可以写写感悟。总之,在阅读的同时,养成勤动手的习惯,能保证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孩子读有所获。
4.阅读过程静谧而不干扰
孩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不要随意干扰。童年的孩子,正处于专注品质的培养阶段,我们要设法培养孩子专注读书的品质,而不是任意干扰。不仅是阅读,任何活动都一样,经常被成人打断的孩子,脾气容易急躁,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影响性格发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强调的的就是,学习过程要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家,应该是一个静谧的地方,阅读,应该是一个安静的过程。
孩子在安静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时间长了,自然会形成书香的人生气质。
5.阅读内容丰富多彩
家长难免以自己主观喜好为出发点,或者依据自己童年的经验,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但是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虽然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但我们不能苛求,他们长大了一定要和父母一样。书籍,只要是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契合儿童认知特点的,都应该纳入我们选择的视野。这样既能拓宽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浓厚的基础。
6.形成多方面的正面合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社会交往,也在无形中影响孩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父母的社会交往中,如果都是一群整日叫嚣读书无用论的粗俗之辈,难免会对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冲击,对孩子的阅读动机带来消极影响。教育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学校、家庭,父母、师长、朋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的我们,尽量要保证各项外部因素的统一,从而共同促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不要让孩子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无所适从。
7.关注阅读安全
硬件条件的安全,往往是父母容易忽视的,甚至多数父母可能觉得奇怪,阅读,有啥不安全的呢?其实,细一想,不安全的环境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譬如,一个漂亮的开放式书架,可能装点了你的家居,但如果太高,孩子长期爬上爬下取书、还书,极容易造成书架的倒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孩子即使不受伤也可能受到惊吓,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此过程中自然会受到冲击。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孩子感受不到愉悦的阅读氛围,进而产生抗拒阅读的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喜欢把书堆在茶几、餐桌上,孩子一不小心,或打翻水杯,或汤水沾湿书籍,其结果只会让孩子从此更加小心,但是,此处的小心,已不是小心地开展阅读活动,而是小心地规避阅读。
8.陪伴多一点耐心
孩子年幼,读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到不认识的生字,碰到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这在阅读过程中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一旦孩子提出问题,很多家长就缺乏耐心,不是心平气和地去进行讲解,而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尤其是碰到自己以前讲过的字词、内容,多讲一遍都会失去耐心。从而语调高扬、语气生硬,这种作法无疑会对孩子的阅读带来心理阴影。让孩子觉得,与其阅读,不如看电视、漫画更形象、更直观,更容易给自己带来快乐。在阅读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克服那种急功近利心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多浇水、多施肥,勤锄草,而不是拔苗助长。相信,当你付出了汗水,当你能静下心来耐心地等待,你一定会迎来花香满园。
9.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孩子年幼,可能你觉得他天真、不懂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自己独立的想法,拥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强求孩子和自己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理解。不要用一个僵硬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孩子独立的思维和独特的个性。我们可以多角度引导孩子,了解孩子思维的出发点、认知的独特性,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他提出的观点、理由,让孩子更多地去发现思考的乐趣,进而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1】汤乐梅.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提高幼儿阅读素养[J]. 幼儿教学研究, 2011(10):42-43.
【2】金柱, 陈剑峰. 营造读书氛围 培育文化素养[J]. 基础教育参考, 2016, 000(003):5-6.
【3】李有芹.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书香浸润心灵[J]. 好家长, 2016, 000(045):P.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