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作为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和学生的指导者,班主任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管理班级事务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而且对班级文化和家校沟通负有重大责任。因此,探讨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为此,本文从五方面出发来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意义;家校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他们不仅必须面对个别学生,而且还必须面对全体学生、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更加全面、具体和细致,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所以说,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理解他们工作的意义。
一、有效管理班级日常事务
学生不仅是学校的主体,还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班级事务的管理和学生活动的组织。这也是班主任区别于其他科任教师的最大特点之一。从对整个班级集体的管理,再到对单个学生的动态了解,班主任必须掌握班级的发展方向和过程变化。从对班级整体目标的制定、学期计划的实行,小到班级卫生的检查,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宏观的,也可以说是细微的。在繁杂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切实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有效管理。这反映出班主任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例如,除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外,班主任还必须相应地做好班级环境的建设,安排教室,设计黑板报,管理清洁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等。尤其是对于学生参加的课堂活动、学校活动、社交活动,班主任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在活动期间,不仅应事先准备活动计划,而且还应确保学生的安全以及领导和组织的作用。另外,在活动中对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班与班之间的交流,甚至学校与班级之间的交流,也需要由班主任处理。此外,班级内的卫生管理、纪律管理、考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班主任落实下去,将班级内部建设良好,以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由此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方面作用不容忽视,班主任也应在日常事务管理中切实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时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性格和生活态度。这个时期的学生还不够成熟,在与人打交道时非常敏感,可能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会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活动。在学校期间,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由班主任参与,因此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心理、思想方面的情况,以避免学生接触不良的影响,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为他们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运动会,使学生在在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奋斗的喜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他们调节情绪能力和培养其坚强意志;同时在体会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现代社会必要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此外,班主任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理解学生的思想,多加注意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必要时,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或课程,鼓励学生大胆与班主任沟通,并告诉班主任真实的想法,以便班主任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所倾注的关注是十分多的。
三、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优良的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班风主要是指班级集体的所有学生的风貌,学风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良好的班风和学习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基础。它们可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对优化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班风和学风的建设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难度。
在这方面,班主任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例如,为了做好班风学风的建设,班主任首先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是班级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班主任应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开展文明礼节教育、法制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从小事入手,从他们的身边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参加升旗仪式,到做好卫生打扫工作,从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到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等,都要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班主任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班主任必须经常通过研讨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掌握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脉搏,紧跟其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班级舆论、评价的力量等,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肯定积极向上的学风,拒绝消极因素,使全班同学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格。
四、成为各任课教师和学生间的纽带
在学校中,有两种教师: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即班主任也有着作为科任教师的责任。除了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外,班主任显然还具有管理班级的作用。这样,班主任和普通科任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也是各任课教师和学生间的纽带,当两者出现一定的矛盾或者沟通问题时,班主任就能够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
例如,各科教师的上课时间只有40分钟。除了上课外,科任教师基本上不会出现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在其余工作时间与学生接触的意识更加弱。为此,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学生档案,并通过电子邮件或个人交流的方式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各学科的教师,帮助他们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收集学生对各学科教师的看法和观点,并将其反馈给各学科的教师。最后,学科教师可以参加班主任组织的一些活动中,并在自己的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为班主任的工作做出一定的补充和辅助,为班主任的工作添砖加瓦。
五、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在实现家校共育、沟通家长方面班主任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就是班主任。在这方面,班主任可以就学校的计划、活动等情况为家长做一个很好的解释,也可以收集学生家长对学校、对班主任的意见,更好地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只有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在家校方面的作用,才能实现良好的家校共育。
例如,班主任应让学生的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以使学生的家长对孩子有更深、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班主任要经常向家长报告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在校情况,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近况,听取父母的意见,改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不要对学生家长提出的建议感到不满,要积极地去接纳学生家长成为自己的合伙伙伴,创造良好的合作气氛,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班主任这一岗位的产生是班级出现后对班级管理的需要,对小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班主任要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找准角色定位,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管理者。
参考文献:
[1]陈红玉.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J].现代交际,2017(24):158-159.
[2]林娟.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290-291.
[3]汤林春.班主任核心素养框架设想及其意义[J].江苏教育,2016,18(0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