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杰爸爸一次有意义的沟通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曾小仪
[导读] 前天晚上我微信收到一年3班之杰爸爸的信息,说要就之杰画画的事和我沟通一些想法以及希望我解答他的一些疑惑。
        摘要:前天晚上我微信收到一年3班之杰爸爸的信息,说要就之杰画画的事和我沟通一些想法以及希望我解答他的一些疑惑。他说之杰本来是挺喜欢画画的,现在却有点反感画画,也不太愿意来我的美术兴趣组画画,可能是我们大人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之杰爸爸个人觉得保持画画的兴趣比要求成绩更重要。我非常赞同之杰爸爸的观点,同时也深刻感悟到我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尤其是言语上的不当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影响孩子对画画的兴趣,这个我本来有所意识,但通过之杰爸爸的这一次反馈,让我更加警醒,所以在这里我要深深的感谢之杰爸爸。
关键词:  美术兴趣组      构图     审美能力     观察力
之杰是这个学期来美术兴趣班的新同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第一次来画的是线描:带高帽子的男孩女孩的肖像。(图一)
(图一)
之杰的这第一张画已经让我非常欣喜,我非常看重孩子来我兴趣组画的第一张画。因为,画面里面可以反映很多关于孩子的信息,比如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这个大体属于性格范畴),认真听讲才能听到老师对画面的一些重要要求,比如构图,线条的处理等等,听讲了才有可能理解,理解了,才有可能做到。
显然,之杰是一个上课认真的孩子,这张画之所以让我欣喜,一是构图的饱满,二是画面中两个小朋友的形象非常生动可爱,三是线条的生动丰富又流畅。应该说这张画是完全达到了我的要求,也达到了这堂课训练的目的。我不能说他有天分,我极少对孩子作如此高的评价,有没有孩子有天分,当然有,有没有孩子是天才,当然也有,我都遇见过,20几年的教学让我遇见的所谓天才仅有几个,而遇见有天分的孩子比较多,每个班都有, 对于之杰这样的孩子第一次到我这里学画,能有这样的水准,最重要的是他爱画画,上课认真,这是我最看中的。我的判断是: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是一个能画出好画的孩子,这是一个我对他有信心的孩子。在这堂课我好好的表扬了之杰,第一次能画得这样,真的很不错。?下面是之杰第2张画,延续了我对他的判断。(图二)

可是爱画画的之杰现在却反感画画了,我知道问题出在我这,因为那天画砂纸画,还有上次课画怪面人,我都批评了他涂色太马虎了,尤其这次画砂纸画还有差不多45分钟下课,他告诉我:老师,画完了。我一看,底色单调而且极不均匀,画面不美,是不够认真的表现,我又一次严厉的批评了他这种毛糙,不认真的态度。我这个人说话直,言语重,很多话脱口而出,却无心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大多数孩子自尊心是极强的,包括我儿子也是如此,不喜欢批评,不喜欢拿他和别人比。
因为之杰本是插班的,之前并未受过涂色练习的训练,线条的基本功也有待加强,加上那天的砂纸画课题难度是偏大的,要求多,信息量大,所以孩子有表现欠佳的情况也实属正常,是我对孩子要求过高,批评过重欠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这一点我要反思。
所以在昨天的兴趣班课堂上,我让之杰来补线条基本功和进行涂色练习,果然之杰都表现得很好,也没有让我失望,我又一次好好表扬了他。他非常开心,是的,因为鼓励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里我也要深深的感谢之杰爸爸,孩子有什么状况愿意积极和老师来沟通,虽然美术不是主课,可是之杰的爸爸依然把美术科目看得很重要,遇见问题也愿意和老师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这是让我感动的。
近20年的从教历程,教了无数的学生,遇见在绘画上有天分的学生着实不少,尤其是许多有一定天分的孩子,因为家长的不理解,想当然,不愿和我来沟通,以及种种原因,草率的中断了孩子在绘画上的学习与追求。最后,绘画学习的成果并没有形成能力积淀下来,短暂的学习艺术也就变得意义不大,看看多少学琴孩子的钢琴成了家里的摆设。绘画训练当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耐心和恒心并不是一蹴而就,非短时期,这些能力就能功夫上身并伴随孩子终身成长的。那些本可以在绘画上有所发展和提高的孩子因为中断了学习,而让学画的这段日子最终只是成为了他童年的回忆。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那篇著名文章《伤仲永》,从小有文学天赋的方仲永,因为被父母拉着到处去走场子,忽略了继续学习,长大后终究泯然众人矣。
所以今借此文和此例子,还是希望广大家长能和我多交流多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对家长们的问题和疑惑我一定会充分的重视并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愿我们沟通从心开始!
参考文献:
<1>    杨明明, 戴一苗. 心贴心的沟通(二)——与爸爸妈妈的第一次通信[J].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3, 000(007):P.28-29.
<2>杨明明, 戴一苗. 心贴心的沟通(二)——与爸爸妈妈的第一次通信[J].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3.
<3>任国凤. 论信托受托人的分别管理义务[J].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