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初三的"阴霾",勇敢面对中考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华
[导读] 中考成为初三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仅关系到他们将来的高中选择
        摘要:中考成为初三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仅关系到他们将来的高中选择,还关系到家人对他们的期待和满意度。在种种压力下,很多初三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面对初三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初三教师应担任学生的心理指导者,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霾,激励他们勇敢面对中考,做一个沉着冷静的自信者,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初三学生;心理教育;中考
        初中毕业班学生,面临着中考,不同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存在成为初三学生中考路上的“拦路虎”,如果任由这些心理压力存在,就会给初三学生消极的影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影响他们中考成绩的提升。初三任课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初三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则要及时给予他们指导,让每个初三学生勇敢面对自己,自信参加高考。本文结合初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指导策略。
        一、做好青春期的教育辅导
        初三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的心理波动幅度较大,遇到开心的事情可能会忘乎所以,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能颓废与萎靡不振。这样的起伏心理往往会影响他们对成败的判断,也影响他们正确认知自我。为此,教师要做好初三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辅导工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每个人都经历的时期,遇到事情,要先冷定,要处变不惊,要胸怀天下。教师还可以展开青春期的讲座,让初三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特点,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青春期的认识,让他们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烦恼。在得到教师的关注与指导后,初三学生就会正确看待自己的特殊时期,遇到压力也会冷静分析,改善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与认识自己
        初中毕业班学生自我定位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在初三的学习压力中,多数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和评价也在左右摇摆,他们在自我评价与地位中存在两种极端:个是,部分学困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在家人的压力下,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学习,但是自身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他们给自己的人生定位较低,他们不自信,自认为不会考上理想的学校,所以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另一个是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他们比其他学生更为自信,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较突出,所以给自己定的目标较高。这两种认知都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班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分析自己平时的学习基础能力,结合自己的喜好确认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可盲目夸大事实,也不可打压自己的自信,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板。比如针对不自信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长处,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然后鼓励他们确定自己新的发展目标,并督促他们按照目标奋斗,如此,可以提升学生的发展方向,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三、做好家长的工作,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盼是有目共睹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一些家长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所需,力争这辈子不留下遗憾。一些家长只允许自己的孩子成功,不允许孩子失败,一旦孩子失败就会非常失望。家长的高期望无形中给了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努力坚持学习甚至是为了家长而不是为自己。针对当前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例如,教师要指导家长认识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自己孩子的出路才是最好的出路”,并不是名牌高中才是孩子的最好出路,并不是让孩子读一所重点高中就一定会读到名牌大学,也不一定会在将来的就业中占优势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家长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和孩子做好朋友,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选择自己的人生去向,让他们在各个行业都发光发热。
        四、指导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发泄方式
        适当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是好事,可以督促人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一旦压力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范围,导致人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压力上,则会给主体带来更大的损害,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一无所成。所以,教师要针对初三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教给他们一些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心事与朋友分享,征求朋友的开导和帮助;可以与自己的父母聊聊在学校的见闻,让父母做聆听者,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学生还要学会自我“疗伤”,可以参加一定的体育运动,如慢跑、跳绳、做健身操等,在运动中忘掉所有的烦恼,并且在运动中,人的心胸也变得逐步宽阔起来,最终让学生成为接纳自己、懂自己的人。
        总之,初中毕业班学生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教师要给予初三学生积极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知识,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我,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让他们适当定位孩子的成长目标,让每个学生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下成长,让他们成为乐观、自信的人,从而以快乐的心态迎接中考,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陆芸.试析初三毕业生升学考前心理辅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207-208.
        [2]丛爱玲.中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调查[J].河西学院学报,2005(03):68-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