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 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要:预防性维护作为维护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预防为主”为基本理念,以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性、稳定性为目的,通过事前预防消除设备故障的重要手段。将其有效运用于DCS控制系统中,对提升DCS控制系统维修管理质量与效率,降低DCS控制系统运行安全隐患存在积极影响。
关键词: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措施
引言:DCS控制系统作为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伴随着电子仪表仪器在各领域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提升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明确认知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重要性的基础上,应结合系统特征探寻行之有效预防性维护措施,提升系统维修管控质量。
1 DCS控制系统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控制系统是“分散控制系统”的简称,又被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结合应用,遵循“操作集中”“控制分散”“管理协调”“分而自治”等设计原则,形成的一种控制系统。通常情况下,DCS控制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操作集中管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系统等共同组成。DCS控制系统在各系统协作下,能够根据工业现场设备运行情况,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在现场控制单元调节下,进行分散控制,保证现场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与此同时,在通信网络连接下,DCS控制系统可进行信息汇总,实现集中显示与管理。因此,DCS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在仪表测量技术创新发展驱动下,DCS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在运行过程中可进行故障自我诊断,让系统使用与管理更具简便性、安全性。
(2)系统构成灵活性更强。能够根据控制要求,依托运算模块,落实多元化控制策略,推动管理向柔性化、开放化发展。
(3)系统优势更突出。即继承常规仪表仪器分散控制与计算机集中管理优势,使控制内容更丰富、控制功能更完善,管理操作更简便。
2 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重要性分析
DCS控制系统的分级分散布局以及亢余技术、容错技术、故障诊断与自动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现场仪器仪表故障对系统整体运行稳定的影响,进行故障预警与自我修复。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由于DCS控制系统涉及内容相对较多,系统组件精密度较高,易受人为操作、自然环境、自身设备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系统死机、系统程序损坏、硬盘损坏、信号干扰、通信网络堵塞、供电电压不稳等问题,影响DCS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制约DCS控制系统应用作用的有效发挥,为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而预防性维护作为以“预防为主”理念为指导,强调通过探寻故障特征、规律、表现、影响,在事前落实有针对性故障防控措施的维修管理方法,能够根据DCS控制系统运行情况及时消除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安全隐患,避免设备失效问题的产生,使DCS控制系统维修管理更具科学性、经济性、有效性。因此,面对DCS控制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DCS控制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有必要树立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意识,提升预防性防护重视程度,促进预防性维护措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3 DCS控制系统的预防性维护举措分析
基于DCS控制系统研究资料梳理与工作经验归纳总结,发现DCS控制系统故障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需从多层面入手探寻与落实故障防范措施。
3.1加强DCS控制系统日常管理力度
(1)环境整洁。即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清扫,保证机房始终处于干净、整洁、卫生状态,使机房空气湿度、温度等保持在适宜状态,避免室内环境对DCS控制系统软硬件设备的不利影响,达到防水、防尘、防雷、防腐、防雷害、防静电、防干扰目的。
(2)供电质量控制。即电源问题是DCS控制系统常见问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加强电源管理力度,通过电源检查进行供电异常情况排查,保证供电电压、电流等的稳定与安全,提升DCS控制系统供电质量。
(3)软硬件管理。即DCS控制系统作为大型综合系统,其涉及到的软硬件设备相对较多且网络结构相对复杂。对此,在日常管理中需注重系统软硬件设备的检查与维修。例如,检查电源卡、备用电池、操作站、通信连接装置等运行状态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根据设备运行表现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进行设备故障风险等级判断,落实故障处理办法。又如,规范工作人员软件操作行为,避免数据冲突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通过利用正版软件、设置防火墙、定期进行病毒查杀等提升系统通信网络安全水平。
3.2构建科学的预防性维护管理体系
要想保证预防性维护措施应用作用的有效发挥,提升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行为规范性、准确性、可操作性。需根据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工作要求,进行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例如,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引入戴明环理论,构建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PDCA循环体系,从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以及Action(处理)四方面进行布局,落实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措施。例如,在Plan阶段,DCS控制系统维修管理人员需对DCS控制系统构成,DCS控制系统中各仪表(包括温度计、压力计、放射线密度计等)与各设备(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信息存储设备、信息输出设备等)维修管理要求、内容等具有全面且准确的了解。从而明确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要点、难点。并能够在全过程动态质量管控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理论等的指导下,从DCS控制系统维修管理人员、DCS控制系统运行与管理环境、DCS控制系统使用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出发,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编制、维修管理技术标准确定、维修管理方法选用。以更好明确工作人员工作职责,避免预防性维修管理不到位、不准确、不全面等问题的产生,让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更具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
3.3做好DCS控制系统定期检修工作定期检修是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检修能够对问题设备进行有效处理,从而降低系统故障发生率、延长各设备各仪表使用寿命,保证DCS控制系统的可持续安全运行。在此过程中,根据DCS控制系统特诊及其故障规律性,制定点修与大修方案。根据方案有组织、有目的、有方法进行DCS控制系统维修管理。例如,定期进行系统运行环境大扫除,控制内外环境对系统运行安全的不利影响;定期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包括操作站功能测试、亢余能力测试、网络通信安全测试等,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进行系统更新与调整;定期对现场仪表进行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工作等。
结束语: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了自动化仪表的应用与推广。随着自动化仪表在各领域各行业应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加强自动化仪表管理力度,保证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稳定与安全运行成为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文章以DCS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从DCS控制系统相关概述入手,在探寻DCS控制系统预防性维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预防性维护措施,以提升自动化仪表应用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袁子陵.自动化仪表(DCS)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性维护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1):123.
[2]刘永权.自动化仪表(DCS)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性维护[J].四川水泥,2016(01):134.
[3]乐鹰.DCS系统常见故障及维护分析[J].通讯世界,2015(19):249-250.
[4]陈荣石.化工生产中DCS系统维护经验浅谈[J].广东化工,2015,42(0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