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定制度自信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蔡国军
[导读] 摘要: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是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关键。
        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100728
        摘要:制度是国家之基、社会之规、治理之据,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是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制度安排,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制度;社会主义;自信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党的经济部队,在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企业无论是编制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目标、制定政策措施,还是部署各项工作,都必须遵照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基本保障。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方面,必须学思践悟全会精神,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分析现有制度体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力争达到组织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工作机制运转有效的目标。要紧密结合已经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遵守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举措。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合规经营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合法、实用的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岗位责任清单,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凡是关乎合规的事项,“不讲条件、不搞例外、不得突破”,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监督不严、执行不力等现象。央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抓好合规经营,做好风险防控,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切实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

监督体系要突出党内监督的政治属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和常态化,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监督体系要补齐日常监督短板,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贯穿始终,综合运用平时观察、谈心谈话、检查抽查、列席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提出监督建议等形式,把物资采购、招标投标、拓市创效、风险防控、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实实在在做起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持续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主干位置、发挥保障作用,必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水平。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强化纪法思维、程序意识,严格工作规程,健全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合规经营体系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不断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监督体系已进入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各领域各环节监督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种监督都会对其他监督产生重要影响,也都需要其他监督协同配合,必须上下统筹、联动推进。要紧紧围绕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着力加强党对监督体系建设的统一领导,着力消除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空白和盲区,全面发挥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务稽核、审计监督、内控管理、企业自查等监督职能的大监督作用,形成配置科学、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监督网。
        坚决做到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
        自觉尊崇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强化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首要的是解决当前突出的思想认识问题,打破“人治”思维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制度的价值、深刻领会制度的精神、准确把握制度的内容,真正从内心深处形成尊崇制度、敬畏制度和遵守制度的良好意识,提高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自觉。
        严格执行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从严格制度执行中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制度意识。但在当前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并未采取切实措施严抓制度执行,制度效能难以落地见效。严格制度执行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同时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力度,促使领导干部真正将坚决执行制度的理念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准则,外化为现实的具体行动,进而引领带动全体干部员工增强制度意识。
        坚决维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制度权威意识,把制度看做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不能自觉捍卫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坚决维护制度要强化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培训,引导领导干部充分认识维护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制度体系的认同感和敬畏感,使自觉维护制度、自觉服从制度的理念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