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综合管理方法 朱亿军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朱亿军
[导读]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身份证号码:33052219710830xxxx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优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存在问题;综合管理方法
        引言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相关部门要严格对其进行管理。实际上,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当,存在一些隐患。本文主要从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施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便于日后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1.1施工环境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所涉及的作业区域范围相对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施工环境。其中可能存在一些与道路施工相冲突的施工项目,如可能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或地铁线路施工区域。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原有施工计划做出修改,对工程进度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少此情况的出现,通常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由相关人员对作业范围环境进行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1.2交叉作业项目较多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内容较为复杂,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交叉作业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也比较常见。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工程之间的交叉作业进行合理协调,相关的负责人也需要事先进行充分交流,才能在实际施工当中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1.3作业面积有限
        相对于公路施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作业面积较小,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比如对于其周边建筑物结构以及居民生活、城市交通的影响等。为了尽可能减少上述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管理方式,对作业的场地面积做出合理安排,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1.4需要结合长期规划
        市政工程道路的使用时间一般较长,一般情况下设计的使用时间在50-100年左右。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对城市该区域今后的发展加以全面考虑,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案。比如对于道路的排水施工,就需要结合城市的排水需求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设计,充分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
        2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施工区域的水文影响
        在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施工气候与环境对工程的施工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路基会受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干扰。如果施工现场的水文环境比较复杂就会导致周围出现冰冻、融化的现象,给路基施工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危害,一旦出现膨胀或翻浆的问题就会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降低路基的使用强度。所以需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对现场的水文环境与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确保对复杂环境的水文条件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要求。如何才能加强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综合分析研究,确保路基施工的强度与质量是道路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2.2路基路面不均匀
        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时候,由于路基施工材料与路面之间的不均匀会出现严重的路基沉降问题,这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和质量均会产生不良影响。路面经过长期的使用、碾压之后就会对地下的土体造成压力,从而出现路面变形。在当前我国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增加路基路面的承载力也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一项技术难点。
        2.3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基路面以及排水质量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基路面和排水质量问题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最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正常使用。使用材料、施工工艺以及路基回填工程与路基质量息息相关。

从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来看,路基的建设按所采用的材料大多为粉煤灰与石灰,材料本身牢固性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在路基铺垫的过程中,如果使用机器进行铺垫,容易造成两端侧漏,人工铺垫的方法容易导致材料粗细不匀以及摊铺不平,引发路基的下沉和路基质量问题。路面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路面结构稳定性、路面强度、坚固性以及路面美观度多种问题。城市道路中的路面绝大多数以沥青材料为主,市政道路基本也是采用的沥青道路进行建设,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和路面强度不佳问题,表现为路面裂缝推移、破损以及路面平整度不足,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现代城市中的市政道路一个关键功能便是排水功能,尤其对于降水量较大的区域来说,市政道路排水性能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城市交通的稳定性,对于市政道路本身的使用寿命和自身的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市政道路排水功能不佳,将会导致道路结构受到雨水的侵蚀,而引发道路质量问题。
        3强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综合管理方法的有效措施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影响着施工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相关施工人员要进行现场勘探,对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测,了解施工现场环境。要仔细认真的勘察现场的各项数据,为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支持。
        3.2加强道路施工协调管理措施
        3.2.1技术协调
        技术协调具体体现在图纸的合理性和审核交底性。相关负责人员在设计、规划、评审图纸时,要和其他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好,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反馈到相关负责单位,避免出现严重的技术问题。在道路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要做好图纸相应工作。
        3.2.2组织协调
        道路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求各个团队之间要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求各个团队之间互相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团队之间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项目经理要做好组织工作,科学合理的协调好各个团队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不仅要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通过国家相关资格水平考试,并获得相应的水平证书,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实际管理操作经验和阅历。项目经理要将各个工作安排落实到位,组织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让施工场地成为“环境整洁、安全施工、纪律严明、物流有序、整体合一”。
        3.2.3依据实际,及时总结
        在道路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项目组织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协调性和矛盾性问题:地下管道线路和施工过程中的线路协调问题、道路和周围建筑物的协调问题、道路功能规划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相关负责人员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学习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3.3加强路基路面的排水功能
        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路面排水效果非常重要,这是道路工程出现严重沉降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土壤中含有的水分比较高,所以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沉降路段施工质量的控制,还要注重排水施工的管控,尤其是严重的渗漏问题,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对于一些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与路段还要采取针对性的排水与防渗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水平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存在的通病制约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持续稳定进步。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优化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流程,提高市政道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得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宏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19(15).
        [2]程岗,祝倩倩.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J].科技风,2019(23):129.
        [3]黄瑞珊.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及体会[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7):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