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及难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黄军辉
[导读] 摘要: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国外的页岩气开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江汉油田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定向井公司  湖北潜江  433121
        摘要: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国外的页岩气开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为 了更好地开发页岩气,结合我国页岩气井钻探的实际情况,对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解决钻井的难点问题,不断提高 页岩气井钻探的效率。
        关键词:页岩气 ;钻井 ;关键技术 ;难点分析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 普遍存在分布广、丰度低、易发现、难开采等特点,是 具有自生自储、低孔低渗、无气水界面、大面积连续 成藏的低效型气藏资源。据在川南和滇北地区的页 岩气完钻井统计显示,页岩气开发主要存在地层不 确定因素多,压力及流体性质难以预测; 泥页岩和 致密砂岩易水化膨胀、易破碎,井壁不稳定; 固井易 气窜,完井困难; 储层易损害,采收率低; 钻井速度 慢,钻井周期长; 开发技术难度大,钻井成本高等问 题。为获得较高的钻井收益率,需要掌握页岩气藏 地层特点,预防和克服井下复杂情况,加快页岩气优 快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实现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 发的突破与发展。
        1.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
        1.1页岩气进入井眼途径
        页岩气井中,页岩气进入井眼的过程如下:在钻 井、完井压降的作用下,裂缝系统中的页岩气流(游离 气)向井眼并且基质系统中的页岩气(吸附气)在基质 表面进行解析;在浓度差的作用下,页岩气由基质系统 向裂缝系统进行扩散;在流动势的作用下,页岩气通过 裂缝系统流向井眼。页岩气进入井眼途径复杂,是钻井 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1.2钻井井位部署
        页岩气的吸附气含量达到 25 %~85 %,同时没有 远距离的运移和聚合,因此,其开采必须借助于现代化 的压裂工艺,通过进一步扩充裂缝,连通相关的孔隙, 从而获得一定产能的页岩气。以前由于压裂工艺和设 备的限制,导致无法获得具有工业价值的页岩气。现代 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目前页岩气工业能够快速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3浅层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是在定向井、水平井技术之后又出现的一 种特殊工艺井。大位移井的定义一般是指井的水平位移 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 2 的定向井且井斜角大于 60°,具有很大的水平位移和很长的大井斜稳斜井段。 地质导向工具、旋转导向钻井系统、闭环钻井、先 进的随钻测量系统、新型钻井液、先进完井工具得到开发和应用,促进了长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 已经钻成了水平位移超过 10 000 m,最大水平段长度 已达 6 000 m 以上。目前国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 研究情况非常缺乏。
        2.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的难点分析
        2.1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
        由于页岩气储层渗透率低,为了实现页岩气的高效开发, 必须进行大量水平井钻井,而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过程中, 如何有效降低摩阻扭矩,如何实现井眼轨迹精确控制则是需 要解决一个难点。

为了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沟通更多的天然裂缝以及井 壁稳定的考虑,水平井眼轨迹通常设计为沿着最小水平地应 力方向,同时,为了降低钻井成本,国外多采用多井平台长 水平段水平井开发,即每平台 6~8 口水平井,最多可达 24 口井,水平段长度通常介于 1000~1500m,最长达到 3000m。 因此,页岩气平台水平井三维轨迹不可避免,如何实现精确 导向、防碰绕障等问题也相继产生。  针对精确导向问题,虽然目前有一系列旋转导向工具, 能够提供精确定向服务且能形成高质量的井眼,但是成本高, 在规模开发中,普遍采用旋转导向实行轨迹控制与页岩气开 发的低成本战略不相符,如何采用 MWD+常规导向马达,在滑 动+旋转钻进方式下实现页岩气水平井三维轨迹的精确高效 控制也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2.2井壁稳定
        对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 果,但井壁失稳仍是页岩气钻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涪陵 页岩气示范区,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井眼垮塌问题。井 壁失稳问题表明,不管是使用水基泥浆还是油基泥浆,都不 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的安全钻进要求, 因此,对页岩气水平井井壁失稳问题仍需进行技术攻关,主 要包括:地层构造分析、岩性分析、水平段岩石力学特性分 析、地应力精确预测、泥浆类型优选、安全泥浆密度窗口等 多个方面。
        2.3套管难以下入
        对于浅层大位移水平井,由于其定向造斜段存在较高的 造斜率,在对斜井段进行滑动钻进、定向作业时,井壁会容 易形成小台阶;造斜点到靶点会存在较大的狗腿度,进行起 下钻时极易形成键槽;井斜发生较大变化时,会增加井眼清 洁难度,导致下套管时容易出现粘卡,致使套管难以下入。 另外,由于井眼存在较大的曲率,而且水平段也较长,套管 下滑时摩阻大,难以自由下滑。套管在下滑过程中会产生极 大的摩阻,在直井段套管提供的驱动力很小,套管要想下滑 至设计井深存在极大的风险。
        2.4套管受损
        当井眼发生弯曲时会产生弯曲应力作用,这时若套管柱 通过水平井弯曲段也会承受弯曲应力作用。与此同时,若采 用薄壁管套管,套管柱在承受弯曲应力作用时,即便弯曲应 力值处于材料承受范围内,但随着弯曲应力作用套管截面会 变成椭圆形,从而使得套管的稳定性丧失。套管变成椭圆形, 则套管的公称尺寸就会大于椭圆形套管的短轴,因此,部分 工具不能下入。当套管柱发生严重弯曲时,容易出现屈曲变 形破坏情况。
        3.总结
        通过对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及难点的分析,掌握了页岩气 钻井的先进技术措施,解决页岩气钻井的难点问题,提高页岩 气井钻探的效率。针对页岩气井钻探的难度高的特点,优化设 计页岩气水平井的钻探工艺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钻探工艺技 术措施,保证页岩气井钻探的质量,满足页岩气开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元洲.涪陵页岩气田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J]. 化工管理,2016, (15):112.
        [2]程福山,吴科,程善平.页岩气“井工厂”钻井关键技术[J].辽宁化工, 2015,(10):1197-1200.
        [3]徐树斌.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 [C]. 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 术研讨会,2013. [4]  郑弋 . 页岩气钻井技术难点及建议 [J]. 中国化工贸易,2015,(14).
        [5]杨社文. 涪陵页岩气田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J]. 工业,2016, (1):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