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公路工程养护中新技术的应用 韩金玲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马彩艳 韩金玲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现代公路养护中的成效往往不甚显著,这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现代各类新型技术与新型材料的应用,故为了强化公路养护作业的质量与成效,相关养护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黑龙江龙港装修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1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现代公路养护中的成效往往不甚显著,这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现代各类新型技术与新型材料的应用,故为了强化公路养护作业的质量与成效,相关养护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的具体作业内容展开论述,详细介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实践,以供现代养护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新材料;新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公路工程建设以及运输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公路养护部门务必要在施工期间应用新技术,满足公路工程养护的快速消耗。以往公路养护施工周期整体来说较长,工程量也比较大,这会对公路养护施工带来阻碍,难免会长时间封闭道路,从而威胁到公路运输经济效益。所以,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如何缩短公路养护时间、提高公路流量,逐渐成为公路养护部门关注的要点。为此,接下来重点围绕公路养护期间新技术的运用展开分析。
        1高速公路养护概述
        在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增强其养护效果的过程中,需要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1)注重对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重视其养护技术的引入及高效利用,可使高速公路应用质量更加可靠,充分发挥养护工作在其建设及应用中的实际作用;(2)从养护机制完善、养护方式优化等方面入手,可使高速公路在实践中的养护效果更加显著,实现其建设事业的长效发展,避免高速公路处于不安全的应用状态;(3)通过对节能减排要求及养护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有利于实现高速公路科学建设目标,增强其应用效果。
        2公路养护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避免公路车辙问题,最初采用的是加大沥青混凝土层厚度的方式,部分车流量较大的路面厚度已经提升到了70cm,但受高温的影响,依然会产生明显车辙。伴随沥青路面使用时间的延长,常出现老化、裂缝等病害,在此方面衍生出全新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即针对正常路面展开实时检测,以实际运行情况为准确定合适的对策,并研发适用于公路路面的新型材料。在此方面,以修补储存式冷铺沥青最具代表性,自面世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相较之下,法国在此方面做出重大突破,即提出了沥青罩面技术,使用的是具备高弹性的改性沥青,以此为基础可形成哑铃状试件,经试验后得知此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拉伸性,即便长度延展至7倍也未表现出断裂问题。罩面层厚度仅为2.5cm,而颗粒高度可以达到6mm,因此在施工中重点处理了路面最底层区域,在该处设置一层黏层油,并使用改性沥青乳化材料,在此基础上所得的路面纹理深度介于0.90~1.35mm区间内,明显改善了摩擦系数,有助于增强沥青路面耐久性。
        3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新技术及应用
        3.1破损修复技术
        公路路面一旦出现破损,需要及时做好修复,如果公路破损面积较小,可以采用微表处理技术与专用灌缝胶技术。其中微表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使用专用机械设备,按照设计配比将现场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与填料等进行拌和,使其能够成为稀浆混合料,完成拌和之后将混合料摊铺在原路面,同时再使用抗滑性、耐久性能佳的薄层处治技术。如此一来,可以充分发挥微表处理基础的封水优势,避免路面水损害带来的危险。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期间,工作人员使用油壶将热沥青灌入到裂缝内部,但是这种方法的最终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还会影响路面美观性。所以,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专用灌封缝胶,但是这种材料的造价比较高,需要最大程度的降低灌缝胶价格。
        3.2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应用
        对于受损不太严重的高速公路,可考虑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应用予以处理。

在此期间,应做到:(1)加强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配集料、外加剂等材料使用,并用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混合,充分发挥微表处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的应用优势,为其节能减排效果增强提供科学保障,提高路面应用中的耐久性;(2)基于微表处养护技术的高速公路养护,也能优化路面应用过程中的防水性能,满足其养护质量可靠性要求,给予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养护目标实现等更多支持。同时,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提高对微表处养护技术应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促使其在高速公路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丰富其养护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手段,避免路面质量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
        3.3就地热再生技术
        实际操作中,需要对沥青路面采取铣刨以及加热措施,选取既有铺筑材料,在此基础上掺入适量的再生剂等材料,严格遵循设计配比拌制材料并应用于铺筑施工中,此方式可达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效果,最终实现对路面的养护作业。基于该技术,可充分发挥旧路混合料的性能,有效控制了材料用量,是一种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技术。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具有环保特性,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多干扰,因此是公路养护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3.4CAPE封层技术
        在普通公路建设过程,常会应用应力吸收薄层技术,尤其在现代社会对公路质量、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公路工程建设技术已难以满足相关需求,这就更需要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公路路面的建设条件与社会对工程的相关要求,研究出高效、科学的公路路面建设技术。CAPE封层技术就是在此背景下被研究出来的,该技术是在石屑罩面封层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稀浆封层技术,以多层、单层的方式同时发挥出两类技术的优势,由此切合施工需求。同时,经现代技术人员的努力,该技术在现代工程中也有着一定优化,如应用石屑罩面封层技术中,常会在大骨料石屑罩面上铺洒一定量的阴离子乳化沥青稀浆,经对稀浆的处理、封层,保证路面抗磨损强度,使公路工程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相关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公路工程平均比未应用该技术的公路工程多至少3年的使用寿命。此外,应用该技术的施工过程往往噪音污染较小,这一特点尤其在临近市区的公路建设中尤为重要。
        3.5其他技术
        公路工程养护中采用新技术,柔性基层这种方法也十分常见,开挖原路面半刚性基层,采用铣刨这一工具将废旧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浆充分融合,随后开始回填操作,获得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另外,就地加热再生技术也是新技术的一种,使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将旧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与翻松,随后在上方喷洒再生剂使老化沥青,提升物理力学性能,从而获得最佳路面养护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养护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思考,有利于实现高速公路养护中的节能减排目标,高效地完成相应的作业计划,保持高速公路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功能特性。因此,未来在提升高速公路养护水平、优化其工作方式的过程中,应重视养护新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学应用,使得高速公路养护更加科学、高效,丰富其养护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手段。长此以往,可使高速公路养护方面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保持其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伟.公路维修养护中的新材料和新技术[J].交通世界,2018(13):74-75.
        [2]孙媛媛,周睿.公路维修养护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34):22-23.
        [3]班翔宇.公路维修养护中的新材料和新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5):42,44.
        [4]章泳.试析公路养护新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8):287-288.
        [5]曹伟.公路维修养护中的新材料和新技术[J].交通世界,2018(13):74-75.
        作者简介:
        马彩艳,女,黑龙江,中专,中级职称,公路工程师,1980年12月29日
        韩金玲,女,黑龙江,中专,中级职称,公路工程师,1981年4月3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