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难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安全预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对安全事故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建立风险处置机制与风险预警监管平台,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并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安全。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预警管理;研究
1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
1.1项目体积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认识,建筑物的体积以及施工的技术水平是显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展现城市风貌的主要手段,因此很多城市都不算增加建筑工程项目,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次数也随之不断上升。
1.2施工周期长
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由多个复杂的建筑物组合而成,很少有简单的单一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项目较大,施工单位需要将其分为一期、二期甚至三期或者更长的施工阶段,施工时间的延长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风险的机率上升。
1.3人员流动性强
由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分保的情况,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项目都有多个团队参与进行施工,因此施工人员流动性很强,甚至很多建筑队要在不同建筑项目之间连续工作,工人的工作强度普遍偏高,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
2.1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等的管理与使用缺乏规范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应用大量的建筑材料,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则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不达标,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前,需要按照设计文件、规范要求明确工程项目的建筑材料标准、选择建筑材料的种类,同时,通过规范材料的采购环节,对材料的进场进行有效管理。然而,在当前的部分建筑企业中,存在建筑管理人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在材料的采购环节谋取私利,导致一些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就被投入使用,极大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为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设备进出场、投用的调度不合理,也会对施工造成干扰。此外,由于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善、维护保养不当,导致设备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问题、甚至安全隐患,影响了机械设备的精准度,且难以把握和控制,对施工安全与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2.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由于建筑项目的各施工环节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各类风险因素较多,需要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全过程的管理规划、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及建立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履行论证审批手续和组织实施。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没有结合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合理性,很难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潜在的风险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施工风险防控体系,但由于施工单位对工程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不全面,未能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导致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实质性的作用。
此外,建筑企业本身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往往是走过场、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施工现场难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环境,难以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及其不安全行为
建筑行业中聚集了大量劳动力,流动性较大,文化程度与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职业素养不高。建筑单位在开展工程施工前,没有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安全知识的普及,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高,心存侥幸,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同时,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力度不够,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严格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高强度、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下,施工单位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规范、标准实施,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了工程建设过程的风险等级。
3建立安全事故基本预警管理制度策略
优化建筑施工项目的预警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预警管理制度是以项目管理为基础,针对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的。通过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形成相应的安全报告,报告上的内容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从而为企业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
3.1完善建筑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安全事故预防理论,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预警处理机制。
(1)以综合影响因素理论为基础,建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可视化检测模型,结合信息建模技术,以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为基础,推断出安全事故的基本变化合规律,构建施工安全模型。模型在应用之前要进行试验检查,针对不同的检查效果进行分析调整,在经过充分的实验之后才能够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实践中。
(2)以多米诺理论为基础,将预警制度应用到事故链截断处理中,从而建立其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工作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检测控制的措施。在大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部分因素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建立相应的预警控制机制能够在同一时间对多项事故进行风险监测。
3.2建立安全事故监督平台
安全事故的监督平台主要是在相应的检测控制技术基础上建立的,通过相应的检测窗口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检测和收集。在预警工作中,首先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确定操作人员的基本技术和素质,确定施工机械的基本工作状态,对建筑施工的安全保障设施进行逐项检查,在关键位置要安装摄像监控设备,管理人员要通过检测平台对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定工程施工的基本紧张情况,了解物资的供应情况。另外预警机制还能够对施工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收集,自动生成相应的报告,对主要的预警信息进行收集和记录。监督平台的建立需要与数学分析模型结合起来,将监控系统的优化与工程项目的预测结合起来,确定好系统的发展方向,针对工程管理报告中的内容以及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控制。
结束语: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建筑速度在不断上升的同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出现的机率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如何结合相应的建筑实施情况对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建立针对性的预警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确保工程项目整体施工的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李成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35):143.
[2]高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28):10+18.
[3]程智.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门窗,2019(06):27-29.
[4]沈俊.研究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9):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