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25mm螺纹钢筋双线切分工艺的研发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彭聪 刘锦永 骆胜东 黄承飞
[导读] 摘要:介绍了棒线型材厂自主研发φ25螺纹钢筋双线切分工艺的孔型及导卫设计,以及试轧情况。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棒线厂  广西防城港  538002
        摘要:介绍了棒线型材厂自主研发φ25螺纹钢筋双线切分工艺的孔型及导卫设计,以及试轧情况。
        关键词:φ25mm螺纹钢筋;切分工艺;孔型;试轧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ouble-strand Splitting Process for φ25mm Deformed bar
        PENG Cong  LIU Jinyong  LUO Shengdong  HUANG Chengfei
        Abstract: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pass and guide fittings of double-strand splitting process for φ25mm deformed bar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Bar and Wire Rod Plant itself, and the condition of test rolling.
        Key Words:φ25mm deformed bar;splitting process;pass;test rolling
        1 前言
        长期以来,棒线型材厂以单线工艺轧制φ25mm螺纹钢筋,φ25mm螺纹钢筋双线切分工艺不同于φ18~φ22mm双线切分轧制工艺,其困难点在于规格较大。但也借鉴于棒线型材厂成熟的双线切分工艺,自主研发了φ25mm螺纹钢筋双线切分工艺,并拟在第三棒材线进行试轧。
        φ25mm螺纹钢筋两线切分工艺实质是在轧机上采用特殊的孔型,将上流工序输送过来的165方坯利用切分轮沿着纵向方向同时轧制成两个尺寸一致的轧件。双线切分工艺相比于单线轧制工艺,能够有效提高轧机的生产率、缩短轧件的纯轧时间、提高班产量,从而降低了φ25mm螺纹钢的煤耗、电耗、水耗等生产指标。因棒线型材厂现有的两切分工艺较为成熟,对工艺、设备都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φ25mm两切分工艺的研发主要难点在于孔型设计、导卫及交叉管的增加、夹持轮的制作、飞剪结构的选择[1]。
        2  设备情况
        棒线型材厂第三棒材线具有步进梁式加热炉一座,加热能力为130~150t/h;全线布置着连续式短应力轧机18架,其中粗轧机组6架(φ610mm×6)、中轧机组6架(φ430mm×6),精轧6架(φ370mm×6)。精整后区设有一座120m×9.45m步进齿条式冷床,1#飞剪结构为曲柄启/停式,最大剪切断面为φ79mm,2#飞剪为回转启/停式,最大剪切断面为φ55mm,3#飞剪可选择多种剪切形式。
        3  孔型设计
        目前棒线型材厂φ18~φ22mm螺纹钢筋两切分轧制工艺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中φ18mm螺纹钢筋的孔型系统为:椭圆孔→梅花孔→预切孔→切分孔→平孔→成品孔,φ20~φ22mm螺纹钢筋的孔型系统为:平孔→箱型孔→预切孔→切分孔→平孔→成品孔。
        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的孔型考虑到以下三点[2]:
        (1)梅花形状的轧件在预切分孔、切分孔的充满度并没有箱型孔好。
        (2)同时轧件从梅花孔进入预切孔时,需要对轧件进行90°的扭转,存在容易堆钢的隐患。
        (3)梅花孔边长圆弧容易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4)成品前孔使用椭圆孔较平孔更有利于成品孔横肋的填充,同时提高成品的表面质量。
        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的孔型系统的选择进行了综合的考虑,孔型尽量填充满,同时该孔型系统能够稳定生产。所以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的孔型系统选择与φ20~φ22mm螺纹钢筋两切分的孔型系统相似,但K2并没有选用平孔,而是采用了椭圆孔,即:平孔→箱型孔→预切孔→切分孔→椭圆孔→成品孔如图1所示。
       
        图1 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孔型系统图
        4  导卫、交叉管设计
        导卫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轧件能否进行切分轧制。设计工程中,充分考虑备件的公用性,预切分进口及切分进口采用φ16mm三切分的总成及导轮,平立立的导辊形式,能够有效扶正、加持轧件,使轧件准确地通过进口导卫进入孔型。
        根据成品前孔的料型对成品孔进口导卫进行设计,由于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成品前孔的料型宽度与φ25mm螺纹钢筋单线成品前孔的料型宽度相差不大,均小于55mm,所以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成品孔进口导卫可以沿用现有单线工艺的进口导卫,但需要设计该进口导卫的导卫付及导轮[3]。
        导卫尺寸的影响,所以成品孔两线的间距为270mm,与φ18~φ22mm螺纹钢筋两切分的135mm间距不一致,成品机架的进出口交叉管需要重新制作。考虑到轧制方向上的长度限制、纵向方向上270mm到0mm的变化,重新设计了进出口交叉管,并采用了三段式,减小轧件间距突变对交叉管的磨损,其中出口交叉管如图2所示[4]。
       
        图2  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成品机架出口交叉管
        由于2#飞剪的剪切能力,所以需要将13#、14#轧机往前移,放置于11#、12#机架上,但13#、14#机架并处于空过状态。12#至15#距离较远,轧件在此过程中容易发生扭转,所以在13#空过小车安置1个夹持轮,夹持轮形式与φ16mm三切分进口导卫的水平轮区域一致。
        5  飞剪结构的选择
        三棒3#飞剪可用结构入表1所示,受限于粗中轧电机转速,目前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的成品机架最高速度为7.5米,所以飞剪形式应选择回转剪形式。
        表1  三棒3#飞剪结构
       
        7  试轧情况
        第三棒材线于8月份成功以两切分工艺试轧了φ25螺,正常生产4个班次,平均班产664吨,平均实重成材率95.15%,平均理重成材率97.75%。
        调试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调试:
        分段调试,先调整粗中轧区域的张力、料型,确认各机架的料型尺寸、延伸率符合文件设计要求。
        后续利用2#飞剪碎断12#机架出来的尺寸合适的轧件,调整精轧预切机架进口导卫的开口度,并做预切机架的小样,当预切机架的小样尺寸符合要求时,利用该小样调整精轧切分机架进口导卫的开口度,确保关键机架的的通行顺畅。
        最后轧件进精轧上冷床,调整精轧活套曲线,及时根据上冷床情况调整上冷床参数,并根据成品尺寸情况,做相应的调整[5]。
        8  结语
        合理的孔型、导卫及工艺设计是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工艺成功试轧的关键。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工艺的研发成功,有利于棒线型材合理分配各线各规格的排产,同时φ25mm螺纹钢筋两切分工艺成熟之后,配合三棒的无间隔轧制技术,将能够大大提高φ25mm的班产量及其他生产指标。
        参考文献
        [1]罗庆革, 吴春平, 曾仙斌. φ20mm带肋钢筋双线切分工艺的设计开发[J]. 柳钢科技, 2008(4):22-23.
        [2]程知松. 双半径椭圆孔型在大圆钢轧制中的构成方法[J]. 轧钢, 2006, 23(1):60-63.
        [3]曲辉祥, 王慧玉, 赵瑞明. φ16mm带肋钢筋二线切分轧制孔型与导卫设计[J]. 轧钢, 2005, 22(6):67-69.
        [4]黄桂文. 平转立切分活套器的改进[J]. 轧钢, 2011, 28(2):71-72.
        [5]谢世健, 刘锦永, 黄院明. 三切分轧制φ16mm螺孔型的优化[J]. 柳钢科技,2015(2):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