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经济的测绘工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讨 罗云少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罗云少
[导读] 摘要:针对传统测绘工程专业难以适应当前新经济环境,需要进行改造升级的现状,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依托现有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导航工程等3个专业,通过合理联动、适时修改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将地理信息科学和导航工程专业的相关教学资源融入测绘工程专业,建立以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为主线的现代测绘工程课程体系。
        广西来宾市众成测绘有限公司  广西来宾  546000
        摘要:针对传统测绘工程专业难以适应当前新经济环境,需要进行改造升级的现状,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依托现有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导航工程等3个专业,通过合理联动、适时修改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将地理信息科学和导航工程专业的相关教学资源融入测绘工程专业,建立以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为主线的现代测绘工程课程体系。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新经济;改造升级
        1 引言
        随着空间获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测绘学科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几个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也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因此,研究测绘工程专业发展现状,不仅是测绘工程本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测绘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针对测绘本科教育研究问题,国内教育工作者已在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测绘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 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
        地理信息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单一的以侧重使用地面仪器测量手段为主的传统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地理信息产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必须调整优化传统的测绘工程结构和课程设置。通过增加侧重于大范围空间数据获取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侧重于空间数据的加工处理及管理和分析的地理信息科学以及侧重空间信息定位与导航工程应用的导航工程等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对现有测绘工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建立以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为主线的现代测绘工程课程体系。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编程、GIS嵌入式开发、三维GIS属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范畴;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ENVI/IDL二次开发、定量遥感、高光谱遥感、遥感地学分析、摄影测量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等属于摄影测量与遥感范畴;GPS原理及应用、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GPS数据处理、组合导航等属于导航工程专业范畴。
        3 改变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区域协同发展
        测绘工程专业招生及院校设置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测绘工程专业在西北和华南区域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此处的教育资源分配并非是均等分配,而是在顾及当前发展现状和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与经济、人口及教育需求相匹配的微倾式调整。如,重点资助西藏地区设置少量测绘工程专业点,减少西藏学子长途求学,促进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回笼;广东省作为一线城市的所属省份,其测绘工程专业招生量和专业开设点与其城市经济发展不匹配,应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地理分区及省界临接关系来看,应以当前发展较成熟且院校和生源占比多的省份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发展,拉动周边测绘工程院校的办学质量,适应国情和省情,均衡测绘工程专业办学层次和空间分布。同时,也要考虑减弱省域内的人才保护及限流问题,从而促进测绘人才地理环境多源化、教育背景多元化,各区域协同发展。
        4 网络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创新
        网络课堂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同等互联网技术,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为迅速适应移动互联时代新兴教育模式,教育工作者进行学科教学时必须抓住机遇,创新教学形式,特别是对于具有强烈学科专业特色的测绘工程专业,更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创新与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相匹配的新型教学互动形式。

如某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利用新型教学形式对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采用了由学生小组进行课程章节网络授课、老师辅助授课、其他同学在线提问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新型教学互动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师生身份翻转,增强了同学们的课程参与热情,夯实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技能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5 第二课堂教学体系
        将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依托,成立测绘专业创新创业型的社团组织,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共同的联系纽带,以培养自身创新能力为目标,社团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社会实践、创新拓展、科技竞赛等创新活动,把人才培养体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学生二维教育延伸到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参与的综合培养体系。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可以以指导的身份参与其中,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式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测绘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可以以创新竞赛为依托,开展创新实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例如在校内可以开展测绘仪器操作技能大赛,从而选拔优秀者参加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的创新大赛。同时对于参与者根据贡献程度折算成为第二课堂学分,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6 测绘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
        1)建设紧密围绕“培养面向新经济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突出多学科交叉教学平台在测绘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导航工程等多学科专业办学力量,提升和丰富专业建设内涵,建立一个布局科学、方向明确,能够适应新经济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框架。2)统筹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导航工程等“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中各类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实验教学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共建产学研联合基地。3)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强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师资队伍。4)针对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海西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展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促进测绘科技成果转化。
        7 结束语
        移动互联时代是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变革的关键时期,是测绘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的教学改革机遇。新时代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正不断发生创新性的改变,相应的专业教学也面临挑战和发展机遇。结合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形成顺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实践,是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的必然,可为测绘学科在新时代下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坤,徐良骥,赵志根,张国卿.专业认证理念下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北京测绘,2019,33(05):608-611.
        [2] 张云鹏,吉文来,苍桂华.测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持续改进机制思考[J].现代测绘,2019,42(03):58-60.
        [3] 郭江龙.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9(08):226-227.
        [4] 崔立鲁,张惠妹,江雪梨,宋哲,许文超.本科导师制下测绘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北京测绘,2019,33(03):358-362.
        [5] 高祥,董斌,李文然.构建教-学-研-赛四位一体的测绘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6):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