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炭集团教育培训中心 陕西榆林 719315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各领域的不断提高,机械加工机器种类逐渐增多。在机械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钳工的需求量逐渐提升。锉削在是对工件表面实施加工,从而满足相关要求。
关键词:钳工高技能;平面锉削技术
引言
锉削是钳工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它应用广范,既可加工工件的内外平面、内外曲面、内外沟槽以及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还可以配键、制作样板以及装配时对工件的修整等,至今仍在现代化生产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某种角度讲,锉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钳工操作者技能水平的高低。而平面锉削又是锉削工艺中最基本的操作,是钳工操作技能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熟练、正确地掌握平面锉削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1.1锉刀的检查与选择
(1)检查锉刀。有的锉刀本身就不平,或者有弯曲(扭曲)的,要仔细挑选排除。(2)合理修整锉刀。对于锉样板件的锉刀,要对所用的刀具进行修磨改造,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如打磨锉刀的横边上的齿,或者把锉刀的横边直接磨出适当角度。(3)合理选择锉刀。一开始余量较大时,选用粗齿锉刀,以提高加工效率,然后使用中齿锉刀,这时要达到既把面修平整,还要保证平面和相邻面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最后用细齿锉刀精加工,保证形位、尺寸公差和粗糙度的要求。
1.2检查台虎钳的钳口是否平整
钳口面是否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要夹持在钳口中间部位,加工面还要高出并平行于钳口。夹紧力要适当,防止把工件夹变形。
1.3锉削姿势要正确
操作者正对钳台,自然站立,身体与虎钳中轴线成45°左右,左脚向前半步,左膝略弯曲,身体略前倾,重心放左脚。锉削平面时要端平锉刀,尤其在前推的切削过程中,锉刀要始终保持平直运动。两手向下的压力,以工件作为支点,形成的力矩,要始终保持平衡。其次,握锉刀的方法要正确,握锉刀柄用力要适当,不能握的太紧,前推锉刀时全身各部位用力还要保持均衡、协调。
1.4检查测量要准确、及时
锉削平面,完全是手工操作,为了保证质量,锉多还是少、锉深还是浅,都要通过及时准确的检查测量来决定。对于工件的位置形状精度,应重点检测锉削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可以通过用刀口尺以透光法来完成,检测时要前后多测几个点,并特别注意多做对角线的检测。锉加工平面的垂直度和平行度也要及时测量,采用直角尺,用透光法检测时,要先把直角尺竖直面贴着基准面,然后检测其他面。工件的尺寸精度要用钢皮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分别在面的前后位置多量几点。在准确检测的基础之上,再对下一步的操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2提高加工质量的对策
2.1掌握平面锉削的基本动作要领
平面锉削的基本功主要包括锉刀的握法、站姿、运锉姿势和锉削力度,锉削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锉削习惯。严格按照规范掌握锉刀的握法,左手握前端,右手握紧刀柄。站立时两脚平行,左脚在前,右脚脚尖与左脚跟在同一直线上,均分体重。加持好工件,将锉刀平稳的放在加工平面上,有意识地控制锉刀力度及运动方向,提高加工面的平整度。
2.2科学的选择锉刀
在平面锉削中,锉刀自身是否平整,是否发生弯曲或扭曲,形状及型号的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挫削平面的平面度。(1)锉刀形状及规格的选择。
锉刀的形状要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选择工件外表面应选用平锉,挫削较大长方孔时选用平锉,挫削较小的方形通孔或矩形槽时一般选用方锉,三角锉一般用于燕尾槽平面锉削,必要时需要将锉刀磨削成异形进行挫削加工。锉刀的型号有七种,要根据锉削平面的大小来选取。长锉刀在由于力臂很长,在挫削时难以控制平衡,短锉刀锉削效率太低。(2)锉刀齿纹的选择。锉刀有单纹锉和双纹锉两种。单纹锉适用于较软的金属,双齿纹适用于较硬的金属,分屑和断屑效果良好。锉削省力。锉刀按齿纹的粗细分粗齿、中齿、细齿及油光挫等四种规格,要根据工件的粗加工或细加工形式进行选取。对于硬度较高的淬硬金属表面,一般选用金刚石锉刀。金刚石锉刀表面覆盖金刚砂,没有齿纹。(3)新旧锉刀的选择。新锉刀的齿比较锐利,如果直接用于挫较硬的金属表面,齿有可能会由于应力集中发生崩齿,所以首先应用于锉软金属。使用过一段时间没有齿伤的旧锉刀一般用于锉硬金属表面及錾削或锯割不平的断面。
2.3善于运用铲削
常用的锉削方法有顺向锉、交叉锉和推锉,这几种锉法对于一些局部凸起的处理效果不佳,一般铲锉来铲除局部凸起。一只手握住锉刀或压住锉刀前端1/3到1/2之间,将锉刀与工件表面呈0-35°夹角,锉刀的前端放在工件表面上局部凸起部位,利用前端锉齿推铲锉削,不接触工件表面其余部位,它可以进行局部位置材料去除,不引起周围尺寸超差,有利于提高平面锉削的效率和平面度。另外,铲锉工艺前,要修磨锉刀前端面,使前锉刀端面与大面及侧面基本垂直,保证锉刀大平面与前端面相交处的锉齿在同一条线上。
2.4平面锉削的手法技巧的合理利用
(1)粗锉阶段。粗锉阶段的加工余量比较大,可用锉刀全长大力锉削,但锉削速度不能太快,动作不能变形,合理控制锉刀摆动幅度。尽量保持锉刀的平衡,避免引起过大表面差异。首先按正确的姿势要握持好长度适中的锉刀,握持舒服、自然。摆好站姿,锉削时,合理控制锉刀行程及锉削速度。锉刀来回运动的频率不要超过40次/分钟;锉刀向前推送所用的时间以1.5-2秒较合适,有利于保持锉刀的平衡。采用对边交叉锉锉削时可将台虎钳旋转约45°进行锉削,有效避免平面扭曲或塌角现象。(2)半精锉阶段。半精锉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消除凸起,用刀口尺检测锉削面平面度,找到凸起位置及误差大小。利用铲锉的方法从最高处区域往下分若干层逐层进行修整,每铲锉一层,修整一次,并检查铲锉的平整情况,铲锉区域逐步扩大,直到锉平所有凸起。锉削的过程中要伴随垂直锉削方向的横向移动,保证锉削均匀,也可采用交叉铲锉法。(3)精锉阶段。当所有凸起被铲锉干净后,一般采用顺向锉或推锉进行最后修整,以达到图纸要求的尺寸、平面度及粗糙度。平面修整时一定要谨慎操作,选用较短的锉刀。挫削时保证锉刀平直运动。把锉刀均匀压在锉削表面上,每次行程要要短,不能超过锉削表面的长度。锉削时动作要比粗锉时慢些,锉刀来回运动的频率不要超过30次/分钟;锉刀向前推送所用的时间以2秒较合适。
结语
虽然当前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非常迅猛,但是钳工的适用性非常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钳工操作还是必不可缺的,锉好一个平面,是钳工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要不断摸索、总结,保持稳定扎实的钳工基本功。
参考文献:
[1]陈春荣.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3).
[2]易忠奇,陈平华.钳工锉削加工站姿校正与约束装置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10).
[3]李可欣,崔毅.浅析钳工锉削面不平现象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8(23).
[4]徐孝锋,周利平.锉削和锯削在钳工实际操作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92-193.
[5]陈世庄.钳工锉削操作中力与平衡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9(3):83-84.
[6]李宝全.钳工平面锉削加工技术方式的论述[J].民营科技,2019(9):37,221.
[7]绍琦.钳工平面锉削加工技术方法例谈[J].职业与教育,2019,(8).
[8]张玥芳.提高钳工平面锉削质量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9(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