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工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 阎艳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阎艳
[导读]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山东融汇文创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要求企业坚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思想观念,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完善档案信息化的规范标准,构建档案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完善自身的档案信息化体系,从整体上促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效率,助推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1大数据技术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根据定义,大数据不仅仅指数据量庞大,更指种类庞大,需要新的技术才能储存和处理。综合来讲,大数据主要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多、处理速度快以及数据价值密度低四个特点。
        大数据特征与档案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吻合的,将大数据与档案结合是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引入大数据概念其实是将静态档案观转变为动态档案观的过程,是通过数据挖掘实时在线管理档案的过程,是基于数字理论的思维分析方法,必将会为档案管理带来全新模式。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工程企业档案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型,不仅能对档案进行分类保存,还能通过大数据理论对档案中的潜在数据进行分析。在完成数字档案资源的数学建档之后,系统会根据档案资源的内容进行自动扫描和分类,并且会将档案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完成储存过程。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数字化档案可以通过快速检索提供给使用者,能够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对档案潜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大数据技术特点,开发出的信息往往具有较高精准度,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总的来说,大数据是工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2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档案信息安全性低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机密性的档案信息。大多数的企业为了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会采用电子档案管理。但是在对信息进行传输与保存时,都是利用第三方软件,难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例如,最常见的第三方软件有QQ、微信、邮箱等,主要负责电子档案的传输与储存,但是账号与密码一旦外泄,就会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此外,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聘请一些专业的黑客,入侵到同行业的企业电子管理平台内,获取对方的重要机密与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成为一个重点难题。
        2.2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
        虽然有很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并不统一,文件编号、信息查找、储存格式等常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效率与发展速度。如有的企业为了避免文件被随意修改,会把文件设置成PDF、CAJ等不同格式。但是,为了顺利查看这些格式的文件,利用者必须下载相应的阅读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档案利用者的体验感,浪费其时间。可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若缺乏统一的标准,会加重操作过程烦琐程度。
        2.3档案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及设施设备落后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很多大中型国有、合资、上市企业等已经实现了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但是,也有不少集体、小型民营企业等档案管理水平较低,档案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一人一机一室”的状态,形成了“档案沙滩”“信息孤岛”等不利于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象。
        同时,企业档案信息化需要依托一定的数字化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摄像机、录音设备等。但是一些企业购置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并非档案信息化专用,影响了档案信息化效率。设备硬件配置落后、软件通用性和实用性较差、系统不兼容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档案信息化效果,使得档案信息交流、传播和使用受限。


        3推动工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益举措
        3.1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在大数据环境下开展工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工程企业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从档案形成、收集到档案提供利用,都需要有明确的制度进行规范,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技术规范,如要根据国内外的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档案共享制度,明确档案调用部门等级,确保企业档案的保密性。另外要切实将信息安全落实到位,建立严格的档案信息保密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3.2引入先进技术扩大数据容量
        在大数据环境下开展工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明确大数据技术是工作的核心,而数据又是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即只有掌握足够大的数据量,对数据的分析才会有意义。因此增加档案系统的数据容量是必然趋势,档案人员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建设,增加档案资源的库存。不过,囿于工程企业档案数字化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企业可引进先进的存储技术,并且加快升级存储系统;如果没有足够资金来升级系统,那么可以考虑通过分类储存的方法建立多个专题数据库,并分配人员进行管理,同样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3.3培养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
        大数据时代,工程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转变理念,认识到自己应当由传统的档案分类、储存人员的角色,转变为数字资源整合、数据业务分析人员。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具有过硬的档案业务素养,并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从工程企业的角度来说,工程企业应当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培训讲座,为档案人员提升自身技能提供平台;从档案人员的角度来说,应当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档案人员才能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发掘各种有益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为工程企业发展服务。
        3.4完善档案信息化的规范标准
        第一,构建统一的电子文件储存平台、传输途径以及格式等,如果企业各个部门将电子文件发送到档案管理部门,倘若文件存在传输途径或是存储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则会严重影响档案接收人员所收文件格式、重收或是漏收文件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尽人意。第二,构建统一的电子文件编号制度,同时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文件资料收发记录表,做好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来往电子文件的登记,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在使用和查找相关文件时,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定位,找到档案资料。另外企业还要重视电子档案的开发和经管,严格管控好档案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准则,抓好遴选工作,对企业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除此以外,还应当大力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技术的标准化应用,制定详细明晰的软、硬件设备应用的标准,增加有关资源的使用率,强化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开启了工业技术4.0时代,但这只是大数据应用的一方面。与此同时,企业特别是工程企业的业务量不断增多,档案数量也迅速增长,客观上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于政府机构,集团企业下属单位较多、机构庞大,且各机构间联系紧密、层次管理分明,因此需要建立集中部署、分层管理的立体式数字化档案馆。随着工程数据规模不断扩大,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创新的管理方式,提高资源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砚琪,刘卿钦.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9(11):55.
        [2]周毅,曲睿婷,韩永辉,庄莉.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206.
        [3]聂丹萍.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城建档案,2018(10):17-18.
        [4]武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窥[J].机电兵船档案,2018(04):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