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78119830301XXXX
摘要:从最近几年实际情况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另外,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也有着比较良好发展。而在高层建筑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将会对质量以及安全性产生比较大影响,所以也成为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重心所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特点
1.1工期较长,工程量较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缓解城镇用地紧张的现状,建筑规模和高度也逐渐增加,导致工期增长,工程量较大。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不同工种及各项工程的工期安排,以及各种保障措施,确保工程优质、快速的完成。
1.2危险系数高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会出现高工作业等特种作业,会用到吊机等设备,相对与其他地面工程,施工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及配置等必须及时到位,做好施工安全保护工作,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2几种常见的建筑主体结构类型
2.1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是建筑主体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筒体结构主要是通过铺设模板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是将剪力墙或者主体框架集中到建筑物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具有封闭空间的筒体,这种结构形式多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如写字楼、公寓等。
2.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建筑主体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连贯性,且施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模板形式也较为简单,在建筑项目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来承担建筑整体荷载,这种结构形式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较高,且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在选用时,应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框架结构施工。框架结构施工多用于高层民用住宅或多层厂房的建设。
2.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主体结构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是通过利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替换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起到承载建筑各类荷载的作用,剪力墙结构可以有效的控制主体结构水平受力,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
3高层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施工测量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中需要保证施工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否则会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为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属于重要的施工项目,所以对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而测量数据是主体结构的基础数据,是重要的施工依据,错误的测量数据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主体结构施工应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选择高素质、有责任心、有经验的人员完成测量。
3.2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可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施工时,施工企业需加强对钢筋材料的控制与使用,选择正规的产品供应企业,在钢筋到达施工现场后还应对其进行强度等级测试,确保力学性能满足工程的使用需求,对于钢筋材料的使用需满足施工的要求与标准。钢筋工程在高层主体结构建设中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严格的管理要从钢筋加工处理开始,对钢筋的制造生产严格选择、规范管理,从而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会使用成品高强度混凝土垫块进行钢筋保护,钢筋在剪力墙使用中,也可通过对钢筋材料的控制,保证主体的施工质量与稳定性。
3.3模架工程
结合我国当前的高层建筑类型可以看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中对于模板质量的要求更严格,如果模板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结构与美观性。为避免问题发生,在主体结构施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位置采取不同的模板类型,从而满足工程的施工需求。在模板施工前需要编制对应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另外还要确保模板接缝的平整度,确保结构的观感与质量。
3.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中非常关键,在实施混凝土结构浇筑作业时,除了控制原材料的配比外,还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技术,这对施工质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施工人员需加强对搅拌工作的重视,根据规范的要求与流程进行合理管理,保证搅拌时间与搅拌速度科学合理,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时达到最佳效果,保证混凝土材料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另外,在混凝土搅拌时,还需要对其含水量与坍落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使用性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对浇筑技术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施工图纸与设计要求,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将其落到实处。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搅拌的输送车辆在运送混凝土时供应及时,保证浇筑作业的连贯性,杜绝误工现象。
应对运送的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以避免施工出现色差或裂缝。
3.5砌体结构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砌筑施工需采取清水墙施工技术,在砌筑施工之前需要对砌筑位置进行清洗,然后放出墙身中心线。使用砂浆找平,之后通过图纸尺寸及位置进行放线。墙体的砌筑需要使用铺浆砌筑法,在墙体与框架连接的位置采取合理的设计。
4改善施工措施的方式
4.1对模板技术的提高
模板技术是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一种基础,对所有的施工模板进行合理的选择,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前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模板技巧的熟练尤其重要。灵活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并影响质量问题。最后是对于模板拆卸时机的把控,这也尤为重要。只有把控好时机才能,对整个项目建设产生优化的结果,时机的把控不正确会产生各种质量问题,因此对模板的控制应加强,并高度重视。
4.1.1选择合理的施工模板
在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其的建造措施都采用了模板技术,因此模板技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模板的正确合理的选择,会节省大量的建筑资源。对于筒状结构的建设主要采用横向和竖向两个方面的模板建设。在房屋的顶部采用横向的模板,墙面的建设则采用竖向的模板的建设,因此竖向的模板建设应注重考虑其的承重作用,以保证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支持作用。
4.1.2提高模板施工的技巧
对于模板的灵活运用可大幅度地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工作的失误,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对于相应的建筑部位应该选择合适的模板形式。模板主要包括台模等模板。对各种形式的模板,更有其内部的形式分类。以台模为例,其包括立柱式、整体式和悬架式。其在构成,作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立柱式台模的构成较为复杂,为台模中的最基本类型,因而经常被使用。整体式和悬架式也各有优势与特点。
4.1.3对模板拆卸时机的把控
在楼板浇筑完成之后,只有当混凝土达到高度硬化的程度后,才能考虑对木板的拆卸。在拆模之前,还应进行对周围的自然保护,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在拆模的过程中,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尽量还要保证模板的完整性,因而尽量不要强硬的拆卸,适当的人工操作对此过程的完成有着优化的效果。
4.2对施工机械的合理使用
在建筑行业,建筑机械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是高层建筑,因其建筑层较高,需要大量的力量来将建筑材料运上较高的高度。而且其施工强度过高、施工时间较长,因此更加需要建筑机械来提高建筑效率,缩短建筑耗时。在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过程中,塔式起重机等建筑机械的运用必不可少。对于塔式起重机来说,其借助滑轮与力臂较长的优势可以更加方便地将重物运到较高的位置。在使用塔式起重机之前,应对其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达到减少对位置移动而进行的大量精力的消耗。高空作业中最常见的建筑机械就是脚手架,虽然脚手架的运用非常方便,但其危险的系数较高,因此,对脚手架的选择应注重其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在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并附加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影响。还有各种建筑机械来进行辅助建造,来缩短大量的建筑时间,较大程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更加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只有对于各种建设机械的合理使用以及协调搭配,才能提高施工建设的工作效率,从而在保证其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对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给人们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对于各种建筑机械来使用应进行严格的训练,以及合理的常识操作技巧的教学,从而保障各种机械可以被高效率的使用,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与质量成果。
4.3提高工地的安全防护
提高施工地点的安全防护是每个施工公司最应重视的问题,因为应保证其施工人员以及周围居民的安全。避免对公司名誉声誉以利益造成影响和损失,公司应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分成几个小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合理的监管,从而保障施工人员以及周围居民的安全,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给公司营造良好的声誉并取得更大的利益。同时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上岗工作设备齐全,先培训后上岗,安全可靠。同时应加强对各种建设机械和施工用具的质量检验,防止产生任何问题,比如高脚架吊塔等方面的检测。在相应的位置贴着明显的安全标语,来提醒建筑工人小心防护。同时应安排相应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专业的检测与防护。施工现场的照明、安全标语、防护栏和巡视员缺一不可,在建筑工地做好科学防护,防止自然的灾害对建筑的破坏。同时对周围的居民进行安全防护意识的教学,杜绝周围的无关人员进入工地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5结语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效率将会对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产生比较大影响,虽然如今的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加以及时解决。所以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在施工过程中要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马经纬.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44-45.
[2]肖卡帕.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7,32(11):43-45.
[3]叶莺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