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观生态策略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舒蕊 舒鹏瑜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科技进步的加快,高速公路应运而生,成为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时代产物,安全、舒适、生态的高速公路可以促进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41 云南国盛人居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4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科技进步的加快,高速公路应运而生,成为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时代产物,安全、舒适、生态的高速公路可以促进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高速公路的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速公路的建设通常会破坏当地的地形地貌、原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引进景观生态策略,才能实现高速公路的生态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关键词:生态策略;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1.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属于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因此区别于其他一般的景观建设,需要以交通安全作为前提条件,通过景观设计手法来减弱道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进一步美化优化沿线生态系统。在硬件方面,必须具备安全、便捷、耐用等特性;在软件方面,应具备舒适、美观、娱乐等特性。因此,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因秉持着与公路总体设计相协调,创造高速公路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
        1.1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原则
        高速公路作为城际间连接的通道,必须以保证交通安全为前提,这就要求景观设计首先满足行车安全需求,匝道视距三角形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植物及小品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保证行车视距,弯道外侧的植物根据公路的线性变化,当作导向标志,指引驾驶员的行车导向。通过改善行车条件,使司乘人员体验更安全、快捷、舒适的公路环境。
        1.2以人为本原则
        人作为公路景观的使用主体,其各方面都应以使用者的满意度为出发点,满足其身心和行为需求。高速公路景观在设计建设时,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思维习惯,做到统一中有变化,既不会千篇一律又能在同一个大方向下表现出各自的主题和特色,避免单一景观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而色彩、风格富于变化的景观则会使驾驶员体验到节奏感,多样性,心情愉悦,减缓驾驶疲劳感,提高行车的安全。
        1.3科学规划,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愈发地重视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布局时,要对场地的各类要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如地形地貌、天象、生态环境、文化遗址、民族特色和周边现状环境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应科学规划,综合利用沿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尽可能降低公路建设开发对水利设施、城镇村庄的影响,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及土方工程,对途径的大中城市,则坚持“远而不疏,近而不进”的原则,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开发计划等紧密结合。高速公路在进行土地规划利用时,应协调场地需求与外部土地的协调关系,降低敏感区域内的阻断建设,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1.4整体与连续性的原则
        —条高速公路通常都延绵数十、数百公里,高速公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要考虑各内部组成部分的协调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通过研究高速公路的线型构造防止其生态环境系统和视觉景观空间,保持高速公路各景观要素的统一性和连续性,避免阻断原有的生态系统和视觉景观,缺乏完整性,同时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充分体现其内涵和韵味。
        高速公路的连续性分别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可以巧妙利用高速公路的线性视觉景观空间,形成进退有序、开合有致、曲折有度的公路空间,改变笔直长路所带来的乏味之感,使公路景观充满生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具有动态的时间历程,指行动时间的连续性,代表了随着时间推移所带来的景观变化。季节、天象、植物生长、历史变迁等方便都体现了景观的变化;空间的连续性则包括统一与对比、韵律与平衡、整体与局部等各种关系。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公路空间内各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


        2.景观生态策略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
        中央分隔带位于高速公路中央的隔离带,具有引导交通、保证行车安全,美化公路景观,减弱车灯眩光等功能。由于高速公路的独特性,驾驶员通常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极易产生疲劳感,而中央隔离带通过加入绿色植物,变化其色彩和外形,从而调节司乘人员的情绪,减缓疲劳,提高驾驶安全性。我国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以场地条件为依据,宽度一般为2-3m,具体尺寸以设施带和侧向安全带决定,设施带宽度通常根据植物与放冲栏的需要设置,一般宽0.8m;侧向安全带则根据变道视距、方便养护人员管理、埋设地下管网等因素,一般为1m。综上,中央隔离带宽度一般宽约3m,受场地限制也不能小于2m,且每隔一段距离(一般为每2km)需设置开口,用于缓解高速公路维修障碍的影响。
        2.2边坡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的边坡指路堑、路堤段填挖方的倾斜部分。我国的高速公路为全封闭状态,即使遇到山体、水体,也通常采用挖山架桥的方式联通,形成高边坡深路堑的特点。因此,高速公路的边坡绿化对其整体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稳固边坡,提高边坡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及落石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可以美化沿线景观,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在边坡设计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边坡类型如土质、石质、土夹石等,采用工程防护、生物防护、景观防护等方式进行恢复,应当尽可能利用场地原有的植物资源,并根据沿线的农田防护林、护渠护堤林、风景体地等条件进行建设。
        边坡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保持各景观要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边坡设计既能体现景观的主题特征和个体差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和地方传统打造个性鲜明的边坡景观;或以大色块的简洁图案为主,并通过园林艺术手法突出主题,创造美观舒适的行车环境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3互通式立交景观设计
        互通式立交指高速公路联络汇聚的交接点,也会形成各道路交叉的出口,具有大范围的绿化空间面积,是高速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速公路在弯道或互通立交区域需要较慢速度,视线停留较长,因此互通立交可以根据场地,打造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互通式立交的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以舒适为主要目的,根据场地所处环境如城市周边、郊区、丘陵、平地、湿地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搭配观赏性图案或各种乔木、灌木、草坪等,将场地最大、条件最好、可塑性最强的区域通过绿化设计手法打造成新颖别致的公路景观。通过各种植物材料镶嵌组合及景观设计手法,将大小、形式各异的绿地建成层次分明、风格统一的绿地空间,增强了互通式立交的标志性。综上,互通立交的景观可通过诱导栽植、标志性栽植和明暗过渡栽植的手段,形成美观、生态、舒适的衔接空间。
        2.4服务区景观设计
        服务区的景观设计的功能主要包括美化场地、保护环境和防污染等功能,使其充分发挥休憩的作用。考虑服务区原本存在的杭物、岩石等自然要素,根据这些来确定如何安放违筑、停车场和相关道路等场地,并根据建、构筑物和其他人工设施,通过植物种植等美化软化景观,使其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植绿化设计应与路基规划相一致,充分考虑气象、土壤、计划规模、周围地形、自然树木和其它植被等因素,做到规划全面、布局合理。
        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下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公路事业也在迅猛的发展之中。与此同时,人们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加强景观生态策略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起到推动区域发展、展示地方特色、促进民族发展等作用,同时也能实现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绿色发展,规划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发展前瞻性的高速公路发展路径,让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变得日益丰富、日益科学、日益绿色。
        参考文献:
        [1]林文丹.美丽公路景观设计思考与探究[J].现代园艺,2019.
        [2]韩英荣.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的生态绿化和环境建设[J].智能城市,2019.
        [3]谢旭明.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改造探析[J].南方农业,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