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杨斌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杨斌
[导读] 摘要:在城市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一直是施工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身份证号:23030219900916XXXX  天津市  163000
        摘要:在城市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一直是施工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软土路基处理是市政道路施工的主要内容,提升软土路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对于提高道路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软土路基的土壤内部孔隙和含水量比较大,造成结构强度不足,经常会出现路基沉降等问题,给道路的安全使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现状,分析了软土路基主要特征和处理软土路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城市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1 引言
        在城市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市政道路占据重要作用,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要求施工单位结合软土路基特点,有针对性地处理,保证路基承载力满足道路施工需求。为了保证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得到更好处理,本文重点探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2 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2.1 塑形体积应变
        絮凝形式的沉积物是构建成软土层的关键成分,其在没有遭到损坏时拥有的结构强度是比较高的,如果其结构遭到损坏,强度便会急速下降,而后产生稀释想象,所以会极易出现侧方滑动的情况、因为挤压向两边溢出的情况和沉降的情况。并且会因为长久的荷载作用力而持续潜藏软土层形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地基的边坡和堤岸构造的稳固性会非常低。所以,如果是在软土层上进行道路的建设时,需要实施剪切实验,获得精准的抗剪信息,以此来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固性。
        2.2 透水性差
        软土路基市政道路施工改变路基承重能力,沉降速度逐渐降低并促使软土呈现为流塑状态。此时,软土路基的透水性被大幅度削弱,导致其中水分无法顺利通过排水管线排出,道路工程中大量原材料长期处于水浸状态,腐蚀速度增加,可能引发道路大面积病害的情况。另外,路基排水能力降低后,易引发土质松软,因此排水是处理软路路基的关键工作。
        2.3 含水量高
        软土路基内部结构密实程度不足,结构中孔隙比较多,水分经常会存储在空隙中,这样就导致软土路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再加上软土颗粒外表经常会存在一定量的负电离子,这一独特性使土壤吸附水分的能力增强,这样就容易造成土壤结构中的孔隙不断增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也不断增多。
        2.4 流动性
        一旦土壤内部的含水量达到一定界限,就会导致“稳固”的土壤具有流动性。城市道路施工中路基土壤出现流动性,路基承受载荷的能力就会下降,在长时间强大外力载荷的作用下,路基会出现失稳情况,压缩变形问题会更加严重。软土路基抗形变能力不足,这样就提升了城市道路的行车隐患。
        3 软土路基对市政道路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
        (1)软土路基的施工强度比较低,当外界荷载过大,容易产生较大形变,降低市政道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了减小软土路基对市政道路施工产生的影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要提前做好取样工作,科学选择处理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市政道路总体质量。(2)若市政道路存在软土路基,当降雨量过大,道路边坡在雨水的冲刷下,稳定性不断下降,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可靠性,缩短道路运行寿命。同时,软土路基边坡稳定性下降,长时间作用下,道路边坡出现大面积破坏,严重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运营。(3)路基沉降问题突出。软土路基的土质较为松软,施工难度较大。为了确保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要科学选择软土路基处理工艺,若软土厚度比较小,可以采取置换工艺,提升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路基沉降量。


        4 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要点
        4.1 换土法处理技术
        换土法处理技术是城市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主要处理技术。换土法施工技术使用非常广泛,同时施工质量也比较高,是施工人员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换土法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用机械设备开挖软土路基,让软土土壤全部挖出之后,再用其他结构稳定性较强的土壤填入到深坑中,这样就完成了土壤的置换;另一种方式是,将砂石填入软土地基中,然后再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压实,这样会使软土地基中的粘度、水分等被强大的外力挤压出来,使砂石逐渐下沉,在路基中形成一层砂石地基,必要时再注入适量的混凝土,这样就完成了软土的置换。换土法具有比较高的操作性、施工难度较低、施工成本不高,但地基的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4.2 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针对软土路基土壤疏松、含水量高、密度低等缺陷,利用机械外力对路基做夯实处理,达到提高路基强度、满足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要求的目的。强夯技术使用专业机械设备,将重量在10~40t的重锤从一定落高落下,冲击软土路基,落高结合软土路基基本属性及道路施工具体要求,一般选择10~40m的范围,确保产生足够的冲击力夯实土层。强夯技术主要应用于以砂砾、粘土、碎石、湿陷性黄土等为主要土壤类型的软土路基当中,可产生较好的强化效果,而对饱和度高的粘土路基加固效果较差。
        4.3 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就目前的软土路基施工情况来讲,经常用到的几个方式就是排水固结法,其不但能够使软土结构可以维持在稳固的状态中,另外还能有效降低路基沉降的出现概率,其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在将排水固结法运用到具体施工中时,需要参照道路地基的荷载,然后对排水井进行竖向布控,比如,在布控塑料排水带和砂井时,可利用这一技术将软土路基土壤内的水分更好地排除,有效减小土壤的空隙比,改变了软土地基的构造,实现固结的目标,更好地增进了软土地基的硬度和强度。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在土壤内布控适宜的排水路径,可高效排除土壤中的水分、提升土壤的固结成效,因此在具体施工期间有效布控竖向排水井,能够在软土路基上进行施工并缩短预压期,使土壤固结变得更为高效,使其在有限的短时间中实现固结,并且效果非常好。
        4.4 粉喷桩施工技术要点
        粉喷桩机、水泥管与喷粉系统是较为常见的粉喷桩机械设备,粉喷桩机主要由液压步履式底架、导向架减压机构与钻机传动体系构成。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期间,施工人员采取粉体喷射搅拌方法,在搅拌作用之下,将灰粉和软土充分融合,然后利用喷粉发送器,将粉体喷送到指定位置。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注浆保持连续,严禁中断,每天施工结束后,利用清水将泵与输浆管彻底清洗,避免出现堵塞。(2)在打桩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坚硬的土层或者密实粉质黏土,则可以采取输水搅动-输浆拌和-搅拌技术,避免出现冒浆现象。此外,在施工之前,要提前挖好排水沟,保持管道通畅,如果遇到雨季,要加大排水力度,定期检查线路绝缘性能。
        5 结束语
        城市道路的施工区域大多在居民区或人口、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区域,这样就对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做好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需要施工人员了解软土路基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原因,做好实地考察工作,选择最为合理的处理技术,这样能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全面提升道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同时提高道路路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徐汝俊.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43.
        [2]王秋懿,张金江.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08):139-140.
        [3]张乔波.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95.
        [4]吴海.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18.
        [5]刘海军.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0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