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常规分析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雨熙
[导读]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长治市供水总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所不可缺少的。符合水质监测标准的饮用水,才能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是必要的,相关人员需要认真对待水质检测,在对水质进行分析之后,对不符合标准的水进行处理,让其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以供人们日常的正常饮用。本文从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必要性、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及常规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常规分析;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饮用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是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多杂质的饮用水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正确看待饮用水也是一个生活中重要的问题。水的安全关乎着生命的安全,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定期派相关人员到水厂当中进行检测。同时相关人员对于检测当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解决,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水厂的管理,认识到当前水质安全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监督。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标准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作为生命的源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要物。如果人们的日常饮用水不符合标准,那么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最为严重时可能造成中毒等情况的出现。因此水质检测变得尤为重要,水质检测的侧重点在于微生物以及理化方面,检测水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污染物、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等组分,以及这些组分是不是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尽管在现实的生活当中,高温可以杀死大多数水中的致病菌,但也会有顽固的致病菌存在。合理的过滤,可以避免人们因为重金属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但是不能完全消灭重金属。相关的部门应当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同时还应当进行毒理学鉴定,保证水质的安全,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1]。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及常规分析
        (一)pH值
        温度对酸碱平衡有很大影响。实验表明,当纯水温度升高25℃时,其pH值相应降低约0.45。不仅仅是温度,水中的许多指标都会影响pH值。当pH值低于7时,一些被硫磺所污染的水会有很难闻的气味,那是因为三氯化氮的形成会使水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味道。而当水的pH值不断高于7时,水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深,而且水的味道也会越来越苦。同时pH值还会影响水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导致水中的杂质超出国家所制定的标准。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些研究可以表明,水的pH值的高低与人的身体健康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pH确实会影响水质指标,进而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各种疾病。所以我国饮用水的pH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即pH值的范围应在6.5-8.5之间[2]。
        (二)水体浑浊度
        饮用水浊度是判断水质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水的相关处理时,应当用在线浊度测量仪对浊度进行检测。当水体浊度大于10NTU时,浊度较高;而只有当水体浊度小于5NTU,浊度较低时,人们才能正常进行饮用。因此当前的水经过水厂在处理后,水的浑浊度一般都会小于5NTU,有的水厂还可能降到1NTU。通过降低水的浊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杂质以及一些致病菌。高浑浊度的水体,不仅进行处理较为复杂,还会给微生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如果这些微生物不断地生长,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铝
        铝作为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人类主要通过饮用水摄取铝。结果表明,淡水中铝的平均含量约为0.24mg/l,海水中铝的平均含量约为0.001mg/l。

当前在水处理过程中,一些水厂利用铝盐作为混凝剂,导致水中铝元素的增长。当机体中的铝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生物性疾病,如一个怀孕的母亲如果长时间饮用较高铝含量的水,可能会导致胎儿停止发育,对细胞产生破坏,导致胎儿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此外,如果人体中含有大量的铝,会降低身体中一些酶的活性,容易导致骨骼萎缩等疾病。对于铝含量,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规定在每升水中铝的含量不得超过0.2mg,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促进饮用水的正常供应[3],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
        (四)有机物
        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是NOM(天然有机物)和SOC(人工合成有机物),在进行对水质的监测时,这两种有机物是重点的监测对象。由于水中复杂的有机污染物,有必要通过TOC(总有机碳)、TOD(总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DOC(可溶性有机碳)、COD(化学耗氧量)等总量评价指标来衡量水中有机物的含量。TOD是指水中还原性物质在高温下燃烧后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TOD值可以反映出水中几乎全部有机物燃烧时所需要消耗的氧量,像SO2、CO2等。TOC是间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种综合指标,其显示的数据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BOD表示在温度为20度和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消耗的溶解耗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与强氧化剂作用所消耗的氧化剂折合成氧的量,常简写为CODcr,污水中的CODcr不仅包括水中的几乎所有有机物被氧化的耗氧量,同时还包括水中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被氧化的耗氧量。可以选取TOC(总有机碳)和COD(化学耗氧量)两个指标来衡量和分析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国外公司生产的有机碳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水中TOC(总有机碳)和DOC(可溶性有机碳)。
        (五)余氯
        余氯是通过加氯消毒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余氯可以分为化合性余氯和游离性余氯。氯化消毒以其价格低廉、效果好、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各大水厂水消毒的首选。但是余氯是也有危害,它的刺激性较强,自来水中余氯浓度过高,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且也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致癌物。如果自来水厂没有加氯或者加氯量不够,则会导致细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人们饮用水后,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自来水厂应当保证氯与水接触30分钟后不低于0.3mg/L的标准,才能更好地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六)微生物
        在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是衡量水质安全的关键指标和首要指标。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危害性很大,会造成大量饮用者同时受到感染。根据国家标准,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可以采用滤膜法检测水中微生物[4]。
        三、结束语
        水质检测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较为重要的,只有安全的饮用水,才能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从pH值、水体浑浊度、铝、有机物、余氯、微生物等方面对水质进行检测,对于在检测当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当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保证水质的安全性。而且在检测水的过程中,应当对水进行系统、全面地检测,防止一些未达标准的水对人们的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饮用水中痕量挥发酚的衍生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J]. 刘盛田,徐皓靖,韩文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20)
        [2]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研究进展[J]. 石鹏,席淑华.  中国公共卫生. 2019(10)
        [3]2017年某市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 陈丽琼,陈建安,刘慧,张志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9(07)
        [4]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分析[J]. 李玉峰.  中国农村卫生. 201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