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探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欢
[导读] 摘要:城市道路的改造不仅要将管理方面的工作全面统筹,还需要引入科学的新技作支持。
        马鞍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城市道路的改造不仅要将管理方面的工作全面统筹,还需要引入科学的新技作支持。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旧路改造过程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为今后的施工积累经验。采取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对老式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工作,同时,老式的混凝土路面的改造也不能完全依托引入新技术,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够将老式混凝土路面中存在的病害问题逐一解决。结果表明旧路改造不仅要严把质量关,还要积极引入新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城市的人口以及车流迅速增加,对城市的道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加大对城市道路的改造力度。市政企业在改造时要注重对城市道路路面的修复,以及提高雨水渗透性。在改造中要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情况,并综合协调道路周围的人流、车流,避免道路改造对道路周围交通的影响。同时,新建的道路也要注重城市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将城市的特色文化、历史融入道路的改造设计中。
        1市政道路原有道路改造工程常见病害及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
        施工技术的选用是否合理也会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部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往往是相关质量问题产生的诱发原因。很多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主体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但对于具体施工技术的了解与认识程度较为浅显,盲目借助施工设备进行施工活动开展也衍生出了很多施工质量问题。由于无法精准地进行施工技术选用,且施工技术选用中并未对施工状况与需求进行较好考量,施工技术选用的积极影响与价值无法充分显现出来。相反,施工技术的不合理运用甚至会成为施工质量问题的诱因。从这一层面看,施工技术选用不合理也成为了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问题。
        1.2新老路基结合面滑坡、失稳以及结合处不均匀
        沉降出现结合面滑坡以及失稳这一现象,首先要从地质地形因素进行分析,关键是要看道路地基的夹层,如果原有道路地基存在一定的软弱夹层,就很容易造成结合面的滑坡和失稳,在对原有道路实施加宽改造完毕,改造后的道路路基由于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对新建路的路基产生强大的压力,致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这时候路基结合面就会产生错位、沉陷以及脱空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新旧路基的错台,出现滑坡现象。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滑坡和失稳的关键性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在对新旧路路基的作业区域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未依据设计规范实施开挖台阶,对高填方加宽路段的考虑不够全面,如果在这一路段不范围内,适当加大曲线角度,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产生视线错觉;相比而言,圆曲线的设计与适用范围更广,可结合不同区域的地形结构加以针对性设计。因此在条件允许前提下,需要优先选择设计圆曲线路段。
        1.3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薄弱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施工人员综合素养高低与否对整体施工会产生直接影响。从施工质量控制的视角看,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高低与否也会对施工质量控制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当前,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人员大多综合素养较低,且质量控制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这不仅导致实际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隐患,同时也导致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很难较好地观察下去。施工人员是施工中作为主要的“资源”,同时也是影响施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处于较低水准,且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时,施工主题在施工质量控制层面便会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之中,要想对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也十分困难。


        2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注重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提升
        由于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较为薄弱,整体施工质量控制的现实难度处于较高水平,在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对施工人员进行更好的质量控制相关培训与引导也十分必要,这也是强化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施工主体要避免在施工中进行层级转包和分包,并在施工队伍选用上将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作为评价标准。施工主体也可以印制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手册,下发给一线施工人员,从而达成对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与能力进行强化的目标。一旦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好的提升,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压力便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预期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达成也能够更为轻松,系列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也会明显降低。
        2.2旧路补强施工质量控制
        如果旧路面的破损不是很严重,可以对原有路面实施铣刨,若铣刨机没有办法清除干净,则需要人工进行铲除作业彻底清除残留物。以此避免新路面出现推移现象,从而造成新路面的损坏。如果原路面破损状况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破凿的方式彻底清除,清洁后将基层铣刨成为平面,切记基层面必须保证坚实牢固,然后在上面喷洒封层油,避免出现裂缝现象。在对相邻的板块侧面实施植筋作业的同时灌入C30沥青混凝土,但是,必须保证灌入的沥青厚度要与其相等同,使之恢复到原样。由于原路板出现裂缝和接缝问题,这是因为旧混凝土板受环境和荷载压力的影响所致,所以,在设计新的路面结构之前,需要对原有的路面结构进行铲除。在彻底铲除旧土板块以后将操作区域清除干净,为了减缓旧路面的反射裂缝,需要把旧路面与补强层之间进行隔离,隔离层采用土工布铺设便于浸透沥青,尽可能的避免新路面出现裂缝现象。
        2.3科学进行施工技术选用
        科学进行施工技术选用也是保障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可以预见的是,先进的施工技术与设备会越来越多,但实际施工层面如何进行相关技术与设备的选用却要得到较好思考。对于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主体而言,其应当结合实际施工环境、状况、特点与需求,进行施工技术与设备选用上的调整,调整的目标也在于对施工质量予以更好的保障。例如,路面混凝土施工中,冬季施工需要对低温的影响考虑进其中,并在混凝土搅拌与浇筑技术进行一些改良,避免温度过低导致的路面质量问题产生。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技术选用是施工层面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施工实际出发进行施工技术与设备选用更是保障施工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且能够对很多施工质量问题予以有效规避。
        结语
        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不仅要得到足够关注,实际施工中更加要将施工质量控制理念予以较好融入。因此,在原有道路的路面改造修建中,无论是采用沥青混合料还是混凝土施工都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合理的利用翻修技术。对于旧路改造应不断的改进翻修技术来提高施工效率。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依据相应的技术规范对现场的作业实施监督管理。监理人员应担负起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以及材料管理的管理责任。总之,新旧道路塔接的质量优劣对改造后的原有道路其使用周期的长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利用翻修技术对延缓强化旧路改造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尽可能的将改造工程中的一些常见病害消除,以此延长原有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化淼,闻静.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河南建材,2019(4):302~303.
        [2]郭建芳.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2):225.
        [3]张志兵.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居舍,2018 (26):195.
        [4]胡冈.农村[4]韦节廷.空气调节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18-32.
        [5]阮松海.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24):244-245.
        [6]赵明,李伟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J]山东建材与装饰,2019(10):204-385.
        [7]张曼.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2019(4):327 ~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