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赣州供电公司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变电站建设主要以钢结构为主,对于钢结构的性能有着较高要求。文章将分析钢结构腐蚀化学原理,研究钢结构腐蚀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需求,论证防腐技术,比选常用防腐方案,旨在提升变电站建设水平。
关键词:防腐技术;变电站;钢结构;化学过程
变电站钢结构工作环境特殊,导致钢结构材料更容易受到风吹、日晒、雨水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如图一:变电站钢结构)。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变电站维护过程中由钢结构腐蚀导致的维护费用居高不下,耗损已经达到千亿人民币[1]。变电站钢结构损坏影响十分严重,不仅会增加变电站维护成本,也会影响结构主体安全性,给电力系统运行埋下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对变电站钢结构防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延长设备使用时间,提升其安全性、可靠性。
.png)
图一:变电站钢结构
一、变电站钢结构腐蚀原理
钢结构腐蚀是由于钢材质在适宜的水、温度以及其他物质影响下发生了化学反应过程。从化学角度进行分析,钢结构腐蚀过程中需要满足四个必要条件(阴极、阳极、电解质和氧气、金属接触),才能够出现腐蚀现象。
具体腐蚀化学过程为:(1)阳极端,铁在外界条件影响下释放电子,并生成Fe2+;(2)阴极端,阳电子与氧(水中生成氧)进行反应,生成OH-;(3)当阳极端电子不断向阴极端流向时,就会满足钢结构腐蚀的四个条件,生成腐蚀电流[2]。
对变电站钢结构腐蚀化学原理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钢结构腐蚀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具体的防腐方案是否科学、有效。
二、变电站钢结构腐蚀设计需求
变电站对于电力系统电能输送具有重要意义,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投入维护成本比较高,对其使用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变电站钢结构腐蚀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需求:
第一,长效性。变电站使用频率高,为了保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常年带电运作,投入成本高,维修难度也大。因此在钢结构腐蚀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防腐效果的长效性,才能够降低钢结构腐蚀维护成本,尽量延长其使用周期。
第二,实用性。在钢结构腐蚀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腐蚀原理,确保防腐方案能够满足变电站钢结构应用环境。
第三,环保性。变电站钢结构建筑规模大,投入成本也较高,对于周边环境影响明显。在选用钢结构腐蚀设计过程中,要从考虑应用的环保性,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节约钢结构建设能源。
第四,影响小。变电站钢结构主要通过镀锌、涂锌实现防腐功能,就会导致钢结构外形发生变化。尤其在结构交接处,对于钢结构的影响较大,甚至导致构件发生形变,影响构件的精准度,导致部分构件无法正常安装。因此在进行钢结构腐蚀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防腐方案对于钢结构的影响,避免影响构件精准度,对钢结构运行性能产生副作用。
三、变电站钢结构防腐技术
(一)阴极保护
根据钢结构腐蚀原理,可以得知腐蚀电流从阳极端到阴极端的不间断流动,是导致钢结构腐蚀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防腐过程中,可以通过阴极保护技术,中断钢结构腐蚀过程。设计人员可以将锌粉附着于钢结构表面,用锌涂层代替钢结构的阳极端,保护钢结构不被腐蚀。在这一过程中,锌粉与腐蚀电流发生化学反应,代替钢结构与腐蚀电流之间的反应。
(二)隔绝防护
在钢结构腐蚀过程中,氧气、电解质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能够防止钢结构与氧气、电解质进行接触,中断腐蚀过程。在防腐过程中,可以提供镀锌、涂刷锌粉等技术手段,隔绝钢结构与外界的直接接触,让其不具备钢结构腐蚀条件,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三)缓和腐蚀
缓和钢结构腐蚀,可以延长钢结构使用寿命,减缓腐蚀过程,从而起到钢结构抗腐蚀维护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在钢结构表面涂刷氧化层,提高材质的防渗透能力。根据研究显示,钢结构缓和腐蚀方法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涂层、有机涂层、金属覆盖等几类,防护年限有较大差异,从一年到五十年不止,用于变电站的缓和腐蚀材料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五十年,但部分构件连接区域,由于构件结构性能、使用频率等原因较为薄弱,使用后容易出现损坏现象,一般为五到十年。
对比几种防腐材料,非金属表现性能比较佳,适合变电站钢结构的运行环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且能够耐腐蚀、耐热度,但确定也同样突出,由于材料质地原因,韧性较差。钢结构金属覆盖层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厚度范围从毫米到微米,主要材质为锌或锌合金,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较广。从金属性能上而言,铝的防腐性能要高于锌,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范围不高,主要与工艺水平有直接关系。铝覆盖后厚度不够稳定,同钢结构结合能力不强,难以被大范围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处于世界前列,在钢结构腐蚀技术研究中也取得较高的成果。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钢结构防腐中应用热镀锌与热喷锌技术应用效果较佳,其中前者应用更为普遍。但随着冷喷锌技术研究工作的深入,也有部分变电站在钢结构建设过程中采用冷喷锌技术。
四、钢结构防腐方案性能比选
(一)热喷涂锌技术
防腐原理:采用阴极保护技术方法,将锌材料热喷涂在钢结构上,并控制孔隙率为9%(±1%)。
表面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GB8923-88Sa3技术标准进行喷砂处理,保障其精度、粗糙度符合相关要求[3]。
应用性能:周期长、效率低,对于施工温度有较高要求,每小时仅能够完成50m2的施工进度。
环保评估:热喷锌过程中可以让锌挥发或者变成细小颗粒,具有毒害作用,对于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一旦采用此工艺进行防腐,200m的范围内都不能够有人长时间驻留、办公。
(二)热镀锌技术
防腐原理:采用阴极保护技术方法,通过热镀锌的方式隔绝钢结构腐蚀过程。
表面处理:主要通过磷化、酸洗的方式处理表面工艺,但也会留下使用隐患,镀锌层在残留酸洗、磷化物质腐蚀下,提早进行脱落,材质本身与钢结构材质接合性能比较差。
应用性能:对于防腐施工工艺水平要求高,温度需要达到440℃,并对镀锌槽的体积有着较高要求[4]。但由于温度过高,容易让钢结构发生形变,破损后也难以采用同样的工艺进行修复,热镀锌技术应用后的性能不够稳定。
环保评估:热镀锌技术严重污染水质。
(三)锌盾冷喷锌
防腐原理:采用隔绝防护与阴极保护两种技术。
表面处理:对于清洁度要求较高,需要施工人员预先去除锈斑、污物,仅允许保留8%(±2%)的锈迹表面,但对于表面处理粗糙度要求不高。
应用性能:应用便捷,可以在施工现场、车间等多个场地进行施工,对于湿度没有较高要求,温度需要达到-10℃~50℃[5]。当钢结构表面锌盾冷喷锌涂层出现破损后,可以采用原工艺进行修补,投入成本要更低。
环保性能:产品无毒害作用,应用后对于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结语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分配的重要作用,能够变化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达成预期电流输送目的。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钢结构是其主要建筑构成,如果出现腐蚀问题,将会影响电力输送效果。设计人员要结合钢结构腐蚀原理,根据实际防腐需求,比选优势方案,才能够真正满足变电站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春潮.变电站钢结构防腐蚀设计及其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3):273.
[2]朱江,崔大铭,张际明,等.高性能带锈防腐涂料在变电站钢结构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9,(8):164-165,168.
[3]池翔.变电站钢结构防腐设计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8):40-41.
[4]陈杰锋.建筑安装钢结构防腐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335.
[5]齐燕.建筑钢结构涂料防腐设计注意事项[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1):77-78.
作者介绍
郑晴友(1990.12.15),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站设计;单位:国网赣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