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城市道路和交通环境等相关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也越来越科学经济合理,为交通环境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从实践中来看,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面对此情况,应探究问题根源,对其进行着重分析,并据此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和设计方案。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现状;改进措施;方案初探
一、市政道路设计重难点
“因地制宜”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不同等级道路的功能、数量、走向等并结合交通路网修建规划要求选取相应的设计指标。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道路交叉口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市政道路的功能可将交叉口分为干路与干路交叉口、支路或特殊道路交叉口、快速路交叉口以及快速路系统内交叉口。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性就必须对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进行整体设计,可以在干路相交交叉口设置保障点,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展开渠化设计,保证交通通畅。
二、我国市政道路设计现状
1.交叉口设计不合理
在市政道路中常有道路交叉口位置及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使得无法较好地拓展交叉路口的通行状况,从而导致极为混乱的交通环境,极大地降低了道路通行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交通事故的机率。
2.总体布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整体上来看,市政道路的整体布局对于城市道路的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如果在道路总体布局上存在某方面的问题,就无法体现出道路的现实功能和巨大价值,而且造成相关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3.在规划时未全面考虑相关问题
对施工路段周边情况的全面考察分析,是规划设计市政道路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首先,应根据施工路段的地势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来分析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不利因素,如遇有岩溶、软弱土层等不良地质情况,合理提出路基处治方案。其次,应全面考虑市政道路在建设期间的潜在困难,具体列出形成建设难题的原因,并经科学性分析,作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可以结合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自然条件,来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设成本。
4.无障碍设计不合理
市政道路无障碍规划设计仅仅停留在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一方面,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较少,种类并不齐全,应用较多的只是体现在无障碍卫生间的设计上,而其他方面无障碍设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缺少对残障人士利用无障碍道路的相关培训,使得该部分人群无法更好地体验到道路无障碍设计的独特优势。
三、市政道路设计现状问题与有效的优化策略
1.加强市政道路的支路网建设
目前的城市规划中缺乏对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和未来发展的规划,导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城市不同等级道路的分布密度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倒金字塔”的结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数量和密度均低于支路的密度,经过多年的规划实践证明市政道路支路网的建设是城市整体交通的重点,通过“窄而密”的道路布局可以更好地完成城市交通的要求,通过充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通行,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更为有利。
2.科学合理规划设计
对城市交通运营任务的执行,是设计与建设市政道路的根本目的,建设市政道路也是为建设其他重要建设项目的必要支撑。所以,在设计市政道路时,设计人员需纵观全局分析道路建设情况,从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量,到市政交通的管网布局情况等,来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燃气供应、电力需求、水源供应、电信网络需求等各项因素进行考虑。同时,在建设一些处于老城区的道路设施时,需要结合将要建设施工与正在建设过程中的道路项目的近远期关系,来保障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城市道路设计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纳新型施工技术,引用现代化的工艺材料等,在市政道路的空间结构上,设计建造出更为优化的道路布局,打造出更利于人们交通出行的市政道路,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科学合理设计市政道路交叉口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应明确相关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然后科学经济合理规划设计交叉口范围、渠化、板块划分、竖向设计等相关事项,确保市民和车辆能够更方便有效地通过交叉口,确保交叉口范围内雨水顺利排出。其次,应结合具体情况,不断优化交叉口设计方案,保证不同区域道路交叉口设计更有针对性,更为科学合理经济。最后,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工艺,以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和计划,并尽可能选用新型环保材料,从根本上降低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生态效益。
4.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改进
在市政道路中,缘石坡道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当残障人士在坡道通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为了使残障人士顺利通行,在设计坡道时应依据以下两大原则:一方面应使缘石坡道坡度不宜太陡;另一方面应对坡道路面进行定期清理,以保障坡道坡面平整度。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当对道路台阶设计更加重视。为了使无障碍道路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对台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台阶尽量放在坡度比较缓的地方,设立扶手,并采用比较艳丽的颜色进行标识;台阶的宽度和高度应适中,宽度应大于0.3m,高度应在0.1~0.15m。另外,台阶两侧需要添加扶手,扶手高度应控制在1.2m左右。
5.细化道路施工中的节点设计
①按照城市发展规划与道路设计相结合的原则细化道路施工中的节点设计。根据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和道路交通的实际出行压力来进一步加强对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置。可以通过在交叉位置处增加适量的岔口数量,来有效拓展交通要道的空间性,以协调交通压力与路口的节点;②应遵循一定的经济原则。在建设市政道路项目时,除了要保障道路建设的质量,还应最大化地减少对建设过程资源的浪费。可以针对那些平时不具有较高频率的交通路线,做出适当的调整,保障其正常投入交通使用;③应遵循对具体目标的定位原则。在前期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市政道路周边的地理环境,制定出经济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另外,市政道路设计人员与建设施工负责人,还应积极展开对城市道路规划的前瞻性了解,对道路建设做出更为合理、更为实用更为安全的节点设计;④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例如科学合理设计与实施市政道路中的人行横道线、人行道范围等,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应尽量考虑到人们通行时的舒适感。
6.有效提高道路空间利用效率
设计者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道路空间的利用效率,应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有效挖掘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集约化设计,切实有效地平衡好道路动、静态交通和环境等相关方面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倡绿色出行,公共出行,充分利用街角绿地等相关空间,进一步有效修建占地空间不大的机械式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
结束语
作为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与管理者,应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政道路的主要功能,并结合道路实际现场环境与周边居民的出行情况,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建设市政道路,力求建设出具有高水准、人性化且安全的市政道路。
参考文献
[1]季玥.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8):237-238.
[2]杨华才.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9(7):67-68.
[3]花晶莹.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9(1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