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毕云德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毕云德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中交通行业尤为突出。
        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中交通行业尤为突出。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连接桥梁,高速公路也在逐渐的增多,这也就致使了桥梁工程项目日益增长。现如今随着商品混凝土市场发展变化,质量管控水平和公司管理措施也随之变化,所以,本文对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外观问题成因
        1.麻面现象
        (1)成因分析:①模板在施工时表面粗糙,在完工时没有清理干净;②工人没有认真涂刷脱模剂或部分漏刷;③模板接缝过大,拼接时不仔细存在较大空隙,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④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净,停留在模板表面;⑤拆模过早,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黏在模板上从而造成麻面。(2)控制措施:①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证光滑平整;②浇筑混凝土前,工人需先用水把模板润湿,将模板缝隙刷好,必要时用专业工具进行密封;③脱模剂必须要涂刷均匀;④混凝土要严格执行振捣标准,保证每层混凝土无气泡产生。(3)处理方法:拆模后及时在麻面处凿毛,浇水并充分湿润后,用同强度的水泥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并使颜色一致,最后用草毡进行保湿养护。
        2.环境因素
        对于公路项目而言,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顺利通行。在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时,由于公路工程施工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为此影响因素也比较多。环境因素就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天气气候以及施工环境等,再者路面施工几乎都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工作,因此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在施工时,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将会工程缺少相应的科学性,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3.荷载裂缝
        由于次应力、常规应力、荷载力等的共同影响之下将会产生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不同形式的荷载裂缝。因为受荷载作用的影响之下,其所引起的直接应力会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也就是直接应力裂缝,这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于施工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或者结构设计缺乏刚性,没有准确的对模型进行计算,致使忽视了活动引发的荷载变化,使得混凝土发生裂缝。因为荷载作用使得产生的次应力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的裂缝被称为次应力裂缝。技术人员如果在桥梁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预算出现遗漏那么则会引起荷载预算不足进而产生不能支撑混凝土承受能力的次应力,就会使得其产生裂缝。
        4.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质量不合格
        水泥、骨料、掺合剂和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其在配比时一旦出现差错那么就极易完成混凝土出现裂痕等问题。如,不管水泥与水的搅拌过程中加入的水超过或低于相应的量时都会造成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二产生的裂缝,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而如果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有问题的话则会导致混凝土的荷载力下降,强度降低,进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另外,在添加混凝土添加剂,掺合剂或者外加剂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则会导致混凝土极易与骨料、外加剂等发生反应而产生裂缝。


        二、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需要从施工准备阶段着手,可以安排专业人员采用实际考察的方式进行管理,派遣人员到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主要内容有施工环境、地理条件、气候等因素,将勘查的内容详细记录。同时还需要事先准备好施工必备物品,如施工材料、设备、仪器等,将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身上,避免在忙乱中出现错误。另外,需要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如果要使沥青混凝土材料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有关部门先关规定选取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并采购此材料进行审核。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具有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材料就是沥青,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将会破坏路面的稳定性。为此需要对沥青原材料不断提高软化、针入度、延度的控制。为了降低沥青老化的速度,需要将沥青温度控制在80℃~90℃,配比工作需要的材料较高的稠油资源,并且需要较高的质量。另一方面,在施工中严格控制集料的质量,从而增加沥青混合材料的性质,现阶段我国集料的生产质量具有较大差异性以及生产规模小的问题,为此必然需要严格控制集料的质量。控制集料首先需要对集料的来源进行控制,加工场地应当选择规模性较大的加工场进行加工,以此保证加工的规格统一。其次,在集料加工过程进行控制,需要检查加工设备中的关键部位,如碎石、筛分中筛网构件,一旦发现这其中存在这种问题,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及时处理。最后,验收集料以后,需要安放在干燥、排水好、干净的场地,并且场地需要具备一定硬度,避免集料中掺入其他物质。
        2.配合比管理
        混凝土配合比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它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经济合理的配合比是企业降本增效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支撑。预配试验是配合比管理中的重头戏,它是保证混凝土生产中质量可靠稳定的前提。首先用于生产的配合比要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强度、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系统的、经常性的试验验证,充分掌握原材料性能、强度等级、季节、产品性能、使用环境和工程类型部位等因素,最终确定经济、合理、成熟的配合比。配合比的选定、使用应有审批程序,当供应的混凝土种类多、性能要求不同时,必须合理确定配合比,即便是相同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或施工条件不同,配合比也不完全相同。混凝土配合比要做到动态管理,不能长期使用一种配合比,日常控制中要根据材料变化和混凝土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调整,以保证生产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稳定。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是解决突出问题、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赢得市场的根本点。根据城市发展和施工需求,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利用新材料、新产品做好新型混凝土的技术储备,提升市场占有率。
        3.混凝土运输控制
        在浇筑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温度、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和运输车辆运输时间、搅拌人员的协调能力也应该严格把控,因为浇筑工作开始之后中间就不能间断,因此,在浇筑施工中应该紧密配合避免出现差错。在浇筑过程中应对温度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温度应该高于方案的入模温度,否则绝不能在进行浇筑工作。其次,应该通过浇筑的多少,合理的配置施工过程中运输车的数量,配备充足的应急车辆,以满足施工过程中对于车辆的需求,以防止产生混凝土不足导致的裂缝等问题,进而对其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运输的过程中,搅拌好的混凝土中不应再添加任何其他的材料,运输也应在初凝前达到浇筑现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具有很多因素影响其施工质量,在提高工程质量时,不仅需要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对工程的原材料选择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公路工程建设单位通过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并且在工程前期准备环节、施工中的各项工序以及工程完工的养护环节都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同时,施工人员彼此之间应该具有良好的配合能力,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做出补救的办法,确保浇筑施工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桑淑娟.桥梁施工中砼裂缝成因和处理对策[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3):69-72.
        [2]曹杰.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 (12):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