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甲醇低温余热利用与碳减排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龙
[导读] 摘要:煤制甲醇作为煤化工产业的重要生产环节,特别是对于当前能源日益紧缺的条件下,要想正确发挥出技术本身应有的价值效用,必须深度挖掘出各项工艺实施过程中的可利用价值,然后制定针对方案,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目标。

        辽宁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煤制甲醇作为煤化工产业的重要生产环节,特别是对于当前能源日益紧缺的条件下,要想正确发挥出技术本身应有的价值效用,必须深度挖掘出各项工艺实施过程中的可利用价值,然后制定针对方案,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目标。基于此,文章从煤气化技术与酸气脱除技术对煤制甲醇工艺流程进行解析,并对煤制甲醇低温余热利用形式、碳减排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煤制甲醇;低温余热;碳减排工艺
        引言:在工业产业的升级下,我国对甲醇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同时受限于国家油气资源短缺的问题,现阶段,在制作甲醇产品时,多以煤炭作为主体原料,采取相关工艺来获取甲醇资源。煤制甲醇工艺中,一般将产生大量的余热,但此类热量的产生一般被企业所忽视,进而造成能源的间接浪费。通过合理技术体系的设定,为煤制甲醇低温余热提供利用空间,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可降低煤制甲醇中产生的碳排放指标,与我国绿色化、节能化的生产理念相一致。
        一、煤制甲醇工艺流程
        (一)煤气化技术
        煤制甲醇工艺中,煤气化技术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手段之一,技术工艺的应用形式直接决定着煤制甲醇生产质量。煤气化技术类型一般可分为以三种。第一,固定床加工模式,其主要是对碎质煤料进行加压并汽化;第二,流化床加工模式,此类技术主要是对质量、体积较小的煤料进行汽化,技术环境为常压;第三,气流床加工模式,其作用载体是将粉末状、液态状的煤料与氧气、水蒸气,共同输入到反应设备中,以制作出甲醇。
        从技术加工特性来看,每一类技术都具备一定的优缺点,在技术择定过程中,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生产环境需求,煤制甲醇工艺生产中产生废弃物将对外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应选取具有一定的清洁能力的煤气化技术。气流床加工模式中废物产生率较低,且目前我国对此类技术的研究程度较深,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煤制甲醇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技术成熟度需求,煤制甲醇技术的实现具有一定周期性,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选定一项技术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工艺生产体系,为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成本投入,在技术择定时,应遵循经济性、环保性、稳定性的原则。煤料性能要求,由于不同种类的煤气化技术对煤料状态具有不同需求度,且煤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生产效率。为此,应依据最终的甲醇制取及应用形式,来正确界定煤气化技术的运用。
        (二)酸气脱除技术
        酸气脱除技术一般分为物理溶剂加工法与化学溶剂加工法两种。物理溶剂加工法中溶剂载体一般以对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具有较大吸收量的为主,经过降温、加压等物理操作,将此类气体进行分离,然后再由升温、降压的操作对此类气体进行吸收。从技术特性来看,主要是物理溶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温度、气压值变化的条件下,不会与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发生反应,并通过相关操作将气体进行分离与吸收,且溶剂将恢复到原有的性质可继续使用。
        化学溶剂加工方法主要是以乙醇胺物质为基底作为吸收溶液,以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酸性气体进行有效吸收。乙醇胺因其分子量低、吸收浓度高等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化学溶剂加工中。
        二、煤制甲醇低温余热利用
        煤气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整个工艺工序所产生的热量及其它数据值如表一所示。整个工艺过程中,蒸汽、冷却水等原料属于一种加工载体,在汽化到液化的过程中,将产生较高的热能变化差值,即为余热值的产生。从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当内部液体进行气化时,整个设备需进行升温、降压,然后通过冷热量之间的转换,才可得出与基准值设定相符合的物质。然而,在现场操作中,设备内的高温出口环节并不是单一的对气体进行排出,其内部的气体也将带有一定的煤料熔渣,将对整体热量值起到一定的消耗作用,进而令整体工艺的热量值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对于此,可将整个工艺中气化模式所产生热量值进行容纳,精准的核验出各个工序环节中的焓差值与容流率等,然后才去正确换热冷却工序,提高整个系统的热量回收效率。
        煤制甲醇工序中,产生的余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对某一工序环节进行优化,将生产中的余热进行导出,可广泛应用到自身后续生产工序中。例如,以有机朗肯循环为基础的热力学理论,通过将煤制甲醇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再利用,将煤制甲醇工序中的冷凝装置、加热装置、蒸发装置作为热量导出来源,然后计算出内部的各类数据值,然后应用到绝热加压、定压冷却中,可有效降低后续能源的投入,在热循环的应用下,可有效节约煤制甲醇的经济成本损耗。
        表一:煤气化各单元内的数值流量值

        三、煤制甲醇碳减排工艺研究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煤制甲醇工艺在对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处理时,仍沿用传统的低温捕集工艺,通过将含有甲醇物质的富集类溶液进行高温、降压的闪蒸处理,将物质内部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离,然后由解吸塔设备进行吸入。在此工序中,含有二氧化碳的甲醇富集来溶液,将由解吸塔进行内部分离,然后将甲醇液体经过升温、热量交换后进行导出,而含有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将被导入闪蒸塔内,通过汽提工艺来获取高浓度二氧化碳产品。
        煤制甲醇工艺施行中,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可针对低温捕集工艺环节进行相关优化,通过改变各类组分的分离工艺,以提高设备对二氧化碳废气的吸收效率。例如,将承载二氧化碳闪蒸工序的设备,置于浓缩装置与解吸装置之间,当气体流经闪蒸装置时,可有效对气体本身二度的减压分离效果,提高闪蒸环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率。与此同时,可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高强度压缩,令其在生产环境可产生一定的热量,并将此过程中的热量应用到循环工序中。通过余热的有效利用,可为整体操控工序提供更高的节能保障措施,并可增加煤制甲醇工序内二氧化碳气体的捕集效率,从而增强煤制甲醇过程的生产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煤制甲醇低温余热的利用,可为生产工序提供循环性的热能支持,技术人员在利用余热进行循环处理时,通过深度分析出各项生产环节对热能的损耗,来建立合理的循环供热机制,保证在能量守恒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内循环工作的优势,以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同时,煤制甲醇在生产工序中,可对内部酸性气体进行大容量吸收,以降低生产中污染废气的排放,对周边环境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参考文献:
        [1]梅树雄.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要点[J].云南化工,2019,46(12):18-19.
        [2]吴倩,兰文兰.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要点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0):212.
        [3]崔寅.煤制甲醇低温余热利用与碳减排工艺研究[J].化工管理,2018(09):180.
        [4]师泽,张晓卫.煤制甲醇过程的低温余热利用与碳减排工艺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01):47+56.
        [5]关于煤制甲醇工艺问题的探讨[J]. 牛小宝,刘重阳.  化工管理. 20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