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与衔接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解秀花
[导读]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之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西宁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1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之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工作难度不断增大。虽然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财政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本文深入研究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预决算差异;衔接;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实际上可分为预算与决算两部分,其中预算是各级政府部门编制财政预算报告,并上交政府部门与人大会议审核,以确定最终的预算结果,而决算则指按照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经济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明确反映出预算执行情况。由于预算与决算都与国家公共财政有着直接的关系,且需要配合展开,因此一旦预决算衔接出现问题,那么国家公共财政情况就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衔接策略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研究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与衔接的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如果各部门预决算存在较大差异,会影响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所谓预算,主要指的是针对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收支的准确估算,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单位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均涉及到较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通过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工作,可以显著减少工作资金支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有序运行。
        2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原因分析
        2.1预算编制随意化
        在预算编制环节,很多单位在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给定的预算定额范围内,经济分类的科目金额随意填写,要求仅为与总数核对一致。或者故意增大某些科目或者缩小某些科目的金额,为在预算执行中留下调整空间。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协调,在缺乏外部资源信息的支持和调研分析的情况下,随意填写预算金额,预算编制的随意化,严重影响了所编制预算的质量,难以与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支出需求相吻合。
        2.2有关人员对预决算工作缺乏足够重视
        在一些刑侦事业单位部门中,由于相关人员对预决算工作缺乏良好重视,预决算的编制,主要依赖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开展,针对各个项目预算的实践性与操作性缺乏良好论证。部分工作人员对行政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缺乏重视,在编制项目预算的过程当中,没有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不够全面,经常出现超预算现象。另外,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中,相关人员没有参考上一年度的决算数据,影响预算编制效果,预算和实际出现严重脱离。在当前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针对预算编制工作缺乏重视,比较重视预算的形式,利用表格进行数据的归纳,经过审核之后,就认为是完成了自身的任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预决算过于形式化,降低项目预决算的合理性。
        2.3预算执行缺少规范性
        一些事业单位过于注重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从而忽视了与单位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导致员工工作态度不积极。与此同时预算执行缺少规范性,预算执行监管制度没有保障,且存在巨大的缺陷与不足,滞后性较强,进而影响了预算执行效果。


        3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衔接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
        3.1提高相关人员对预决算工作的重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衔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得到更好衔接,有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预决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原有的预算定额标准进行大力完善,在保证项目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保证项目的预算额度满足实际要求,预算人员可以结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保证部门行政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之上,给予良好的资金支持。此外,预算人员还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发展需求,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各项职能的划分情况,以及资源分配情况,进行科学的预算,防止出现预算不公平现象。根据不同行政部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预算,可以显著减少项目预决算衔接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3.2科学编制预算
        事业单位要本着细致、实际、准确的原则,结合单位预算目标实现预算工作的细化,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相关产业政策对配置预算资金进行细化调整,力争预算方案与实际业务经营相辅相成。此外制定内部协调配合机制、预算编制方法以及预算分析方案,不断优化预算机制,确保预算方案执行落地。针对预算超支的情况,要采取预算报告的方式,将其视为考核依据具体实施。
        3.3强化部门预决算基础,减少预决算衔接不规范现象的发生
        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主要参考政府有关文件来开展,所提供的信息数据,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预算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并结合自身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出完善的预算方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预算人员要认真按照预决算管理机制开展各项工作,将不同部门的报表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参考上一个年度的决算,制定今年预算,从根本上减少项目预决算衔接差异的出现,保证项目预算更加合理。对于预算人员来说,要认真遵守收支分离财务管理原则,收入由专门的账户进行管理,各项支出要严格执行规范标准要求,进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更加合理。
        3.4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事业单位要通过由上到下的管理模式的执行,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营造自下而上全员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逐步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效率。(1)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关键。(2)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定环节,充分的发挥各部门自身的价值。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
        3.5全面完善管理体系,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工作得到有效衔接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管理人员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预决算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部门预决算的具体情况,将各个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单位预算有效结合。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中,预算人员要找到重点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进而保证部门预决算编制更加科学。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有效讨论,积极听取不同部门提出的意见,并根据不同部门所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项目预决算,可以将上一个年度的决算数据和今年的预算数据进行比对,并对上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审核,找到项目预决算衔接差异产生的原因,在后续的工作中尽量避免。
        结束语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工作虽然在衔接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但只要能够明确问题原因,并从审计监督、预算编制、预算指标落实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预算与决算工作的有效衔接仍然是可以保证的。
        参考文献
        [1]赵建丽.事业单位预决算之间的协同关系[J].财会学习,2020(08):87+90.
        [2]张艺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与衔接[J].纳税,2020,14(04):190+192.
        [3]孙爱春.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衔接的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9(23):50-51.
        [4]吴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预决算管理问题研究[J].商讯,2019(34):54+56.
        [5]朱静,安丽,王景.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