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杨浩
[导读] 摘要: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向前发展,国有企业应重视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
        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
        摘要: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向前发展,国有企业应重视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然而,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并不完善,采购信息化程度不足,采购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阻碍了企业竞争力提升。对此,构建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增强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此在国有企业中全面落实采购管理工作,提高国有企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经营的程序也在不断地完善。在日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对目前的问题加以改进,提升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效率与质量水平。因此,国有企业要想不断地在社会经济中发展,就要利用集中采购模式提高自己的采购业务能力,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含义
        国有企业业务涉及领域广泛,企业规模大,因此对于国有企业在物资采购上涉及范围广,涵盖的产品内容样式与体量都十分巨大。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首先与物资采购过程相关,通过有效管理措施可以使企业能够以最合理的成本购买到所需的物资。
        2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缺乏监督的意识
        在实际的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过程,由于一些负责招投标和一些负责采购的人员没有意识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对国有企业集中采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也不能对的其他工作人员的采购行为进行监督。同时,他们在工作中存在这样的思想:要切实的履行领导给出的任务,还要充分的满足物资设备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他们就会认为领导不信任他们。这样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质量,还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积极配合监督工作。与此同时,尽管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制定了较多采购管理制度,但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一般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具体操作上。这就导致整体上采购管理体系的缺失,相关的采购人员缺乏监督意识,在影响了采购质量的同时,又阻碍了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稳定发展。
        2.2物质采购中招标制度落实效果不佳
        目前国有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时,基本借助相应的招标制度进行招标采购,但通过对实际国有企业招标过程调查发现,通过目前的招标机制,很多情况下所采购的商品并未十分令人满意。目前的物资招标力度较差,尤其是采购项目为较小金额额度时,借助目前的“网上超市”平台进行招标时,在招标文件规则限制不严格,标书表述不清晰时,极其容易出现恶意低价中标的情况,中标单位在招标机制下,为了获取中标,中标价格压得十分低下,进而为了获取企业利益,在提供采购物资商品时时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使得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并未购买到优质产品。
        2.3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模糊
        由于传统采购模式的影响,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这样影响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同时,由于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清,所以如果在实际的国有企业集中采购过程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会出现推卸责任等现象。此外,在很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监督权力的不清等现象,这样就使得一些企业中出现了监督不监督的效果没有区别等问题,也就非常容易出现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的状况,进而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3加强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的对策
        3.1积极推进信息化采购
        积极推进信息化采购,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所有的采购物流以及物资材料库存信息均可在数据平台中动态显示,通过企业生产的实际动态分析过程借助现代化计算机分析程序对原材料用量及不同种类消耗速度开展精准分析,准确预测。进而能够为未来物资采购项目的种类及体量做出合理判断,促使在物资运输物流以及材料仓储环节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基础物流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国有企业采购部门应当不断借助现代大数据算法分析完成对生产所需原材料和其他机械设备等物资的采购,依托国有企业强大的资源优势以及庞大的产业链业态发展格局,大致将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日常运行成本以及未来生产完成后销售过程的预期毛利润等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数据信息关系加以梳理分析,进而结合日常状态下的物资材料价格涨跌关键性因素对物资价格的影响幅度,综合整理,分析出一个大致的所需生产材料价格波动区间,帮助企业经营者根据此价格未来波动情况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分析决策物资以及材料的采购时机与采购规模。
        3.2完善招标采购机制
        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招标机制,在招标过程中,加强对招标文件具体内容设置与审核,从而使招标制度真正成为国有企业采购物美价廉物资的关键平台。在招标文件设置上,一方面加强对于投标单位企业资质的限制,从而避免大面积资质不健全企业参与竞标之中,从而提高招标效率。在招标文件中标价模式选择上,根据采购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少的采取最低价中标方式,从而减少社会企业恶意低价中标的现象。在招标文件评分设置上,增加对企业以往服务经验的考核,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中标单位为有经验的大型供应商,最终使招标采购机制满足企业的招标愿景,企业真正采购到物美价廉的物资。
        3.3降本增效
        评估各单位使用物采系统开展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在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方面取得的实效,即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比例,具体指在一个评估期间各单位在物采系统中完成采购寻源结果的供应商中标价格和有效投标平均价格相比降低采购成本的比例。计算公式:降本增效(%)=(∑有效投标平均价-∑中标价格)/∑本单位物资电子化(定标)采购总金额企业将各个采购层级、各个需求地域不断发生的分散采购,集中统一到标准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运作,完成了以互联网思维改革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信息化转型,集中统一平台采购的一体化管理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在采购效率、降低成本、质量保证、防止腐败方面优势较为明显,是企业标准化采购管理的必然选择。
        结束语
        随着供结侧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提出了中国企业需基于互联网平台,形成基于供应链思维的核心竞争能力。采购技术的提升对打造企业自主创新核心能力密切相关,采购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对供应链需求的适应性方面,传统的“一单一招”“一单一采”显然已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求。供应链采购管理中,采购的目标是满足供应链最终目标的一致性。集团公司通过在数据采购、智能采购方面不断创新,统一搭建物资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物资集中统一采购,不断引领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申艳广.关于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投标问题的研究[J].河北企业,2019(11):34-35.
        [2]马良滋,张雪飞.小议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9(32):18-19.
        [3]杨蔚林,程贞.我国国有企业在工程类政府采购开放过程中即将面临的挑战[J].中国政府采购,2019(10):25-27.
        [4]王苗.浅析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全国流通经济,2019(26):28-29.
        [5]孙晶杰.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