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农业机械管理站
摘要: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更彰显了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划时代转变。而乡镇作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单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当明确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方向,通过正确的管理方针来确保农机管理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数据显示,广西2019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0.98%,比上年提高1.98%,充分说明农业机械化在广西得到了较好发展。但在如此快速增长的形势之下,依然还存在一些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问题。
关键词:农机管理;基层;问题分析;策略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著名论断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生产及利用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能否充分发挥这些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的潜能,最大程度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能否为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些与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质量密不可分。
1强化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必要性
加强农村基层农机管理,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村整体生活水平,也是为了全面加强农村的生产技术,整体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国家粮食的来源,提高农业的种植效率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重点,也是国家的根本。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可以使农业的种植有序进行,同时还可以预防农业灾害等各种问题;促进农机推广,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的压力,使农民可以从事其它职业,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机管理和技术有很大的需求,同时也有很大的价值。首先,其符合国家政策中对农村发展的要求,对实现现代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有促进作用。其次,与各个村庄的建设目标相近,在满足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使其在建设过程中有理可依。最后,满足农村农机管理需求,以农用机具的推广为支撑点,强化对农村土地的管理,让农机科学合理的进入农村土地,为农机作业、机械维修提供保障。强化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全县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并入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有的乡镇农机员抽调工作队或到其它部门工作,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到位。全县除双江和小街街道以外,每个乡镇从事农机工作的只有1—2人,人员缺少,技术力量薄弱,无交通工具,开展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机具的了解也不多,影响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没有通过系统的业务技术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农机作业质量、服务态度、农机经销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缺乏合理的技术培训方法
根据广西目前的情况来看,掌握农机管理知识的新进人员与其所具备的知识水平都较为有限,而在职时间较久的农机管理人员并没能完全掌握新的知识与技术,这是基层农机管理机构中存在着的较为严重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并且加强对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人员培训工作。因为在职时间长的管理人员缺乏对设备应用技术的掌握,容易导致技术推广不及时不全面的情况,而新进人员虽然掌握了新技术但缺乏实践经验和服务意识。
2.3资金短缺,推广力度不足
新农机具的技术推广需要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共同配合来完成。新农机具的品种型式多样,选择更适合当地生产需求,易于用户接受的机型,就需要购买样机,租赁土地进行田间试验,通过作业效果来进行示范推广,这就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推广人员短缺,目前农机推广工作还是采用技术人员走村串户的走访模式。受交通、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涉及区域不够广泛,偏远而急需农机的地区很难涉足;推广效果有限,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3提高农机管理服务质量对策分析
3.1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宣传推广工作
在基层农机推广中,其宣传是很重要的手段,因此,农机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政府发放的各项政策,领会其中内涵,同时,对相关的知识认真研读,熟练掌握之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农民了解其内涵,并愉快接受,配合政府措施,用在实际生产中。同时政府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为农民讲解其优点、作用和具体措施,让农民体会到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指导农民实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推广平台,使推广深入人心。
3.2搭建服务平台
搭建服务平台并展开多样化的合作方式是为了能够在农机推广服务过程中将信息进行快速整理并发布。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搭建的网络服务平台向农民宣传农业养殖相关的工作动态以及各项福利政策,让农民朋友能够根据提供的信息选择优惠实用的农机产品;同时还可以通过服务平台来广泛收集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意见反馈,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则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制定更符合农民需求的推广服务方式。此外,所收集到的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相关的意见反馈还可以用于农机研发,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来研发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产品。只有做好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与农民之间的信息快速共享与沟通,才能使基层农机管理服务质量得到稳健提升。
3.3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已成为广大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农机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有序,必须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4加强自身综合管理
农机站的建立是为农民谋福利的体现,且是农机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平台。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初衷和权利,不能为自己谋私利。因而,需成立奖罚机制,依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或者惩罚,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让管理人员可以约束自己,使农机管理工作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对工作更加用心。
3.5明确责任,提高服务能力
乡镇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一定的标准,配备合理编制的农机管理人员,做到专人专岗,不能岗责不明。要尽可能关心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及社会地位等问题,健全激励机制,使农机管理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身于农机管理服务工作。
结束语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和农机推广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关键措施。同时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种植效益,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长海.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10.
[2]宋丽娜,李荣臣.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133.
[3]郭明菊.浅谈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14+16.
[4]巴合提古丽•比达合曼.解读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0):177.
[5]李成宏.解读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