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师三引导”,促进青年人才综合成长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曾显颖
[导读] 摘要:随着企业生产发展需要,青年人才短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频显。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企业生产发展需要,青年人才短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频显。本文通过对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轧板带厂自动化室(以下简称柳钢热轧厂自动化室)针对青年员工开展团干导师带思想、技能导师带技能、技术导师带管理的“三导师三引导”工作进行探索与分析,探讨企业基层部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路径和取得的成效,为企业下一步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三导师三引导;促进;青年;综合成长
        一、工作背景
        青年人才是企业竞争发展中的生力军,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下面以柳钢热轧厂自动化室为例,目前职工86人,党员29人。近年来,随着该车间的新员工逐步增多,青年群体占了车间人数的 72 %以上。该部门围绕如何引导带动这些“新生力量”更快的融入企业、融入岗位开展了探索。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热轧厂自动化室党支部在新员工中率先开展“三导师三引导”(三师:即团干导师、技能导师、技术导师,三引导:思想引导、技能引导、管理引导)的培养模式,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输入新鲜血液,助力企业高效稳定发展。
        二、具体方法及成效
        1、抓思想引导,促进稳定,为企业的发展添“定力”
        一是结对思想导师。一进企业党支部就将新员工们与团支部书记结对,让团支部书记带着新员工更好的熟悉周边的企业生活环境,灌输企业的文化和了解厂情厂史,从衣食住行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促使他们能更快的适应环境,为今后生产工作更快的融入胜任打好基础。
        二是深化“党员双区”(思想责任区、安全责任区)活动。党支部要求每名党员对责任区域内的新员工思想状况进行掌握,并每月定期上报,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党支部及早介入化解,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三是座谈交流常态化。党支部定期与新员工召开座谈交流会,并利用重大节假日契机到新员工宿舍进行走访慰问,主动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传授经验帮助他们及早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形势任务宣传的力度和密度,引导新员工们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热轧的生产发展结合起来,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实。
        四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党支部通过结合生产业务实际,组织新员工积极参与各类突击抢险活动,并组织到结对社区利用自身技能帮助困难老人修理电器、排查用电隐患等,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汇聚企业改革发展青春力量。
        2、抓技能引导,促进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添“实力”。
        思想稳定的同时,给每一位新员工结对配备一个技能导师,这是培养新员工支的第二招!
        自动化室党支部摒弃了以前每名新员工与一名普通职工进行结对师徒的旧模式,而是针对新进厂青年职工普遍是大专以上学历的特点,由技师以上师傅与其结对,带领他们熟悉现场、学习岗位技能,并进行更深入的技能指导。另外,通过带徒师傅每周出题对徒弟进行测试、开展总结谈话、检查学习记录等方式,让他们可以更快胜任岗位工作,形成“有志者皆可快速成才”的局面。近两年以来,自动化室结对师徒25对,有17人获得师带徒奖励;先进操作法立项22项,12项先进操作法获奖。
        除了“技能导师”带徒外,党支部同时大力开展技能引导快速提升新员工技能水平。
        一是以赛促学,促进提高。党支部2019年共开展了各类青工技术竞赛3次,参与人员146人次,稳步提高了广大新员工的岗位技能水平。党支部还紧扣生产主题,通过积极引导新员工开展青年岗位科技五小攻关竞赛活动,引导和促进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

近2年,自动化室共开展青年岗位科技五小攻关178项,其中获得柳州市青年岗位科技五小攻关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8项,促使“五小”攻关常态化,自动化室的电气设备故障率也连年降低。
        二是党支部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近两年来共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活动20逾次,积极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团队的示范效应,引导带动新员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促使他们迅速成长,并结下了累累硕果。2015年11月自动化室青工周磊在第十一届 “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项目上,夺得全国第三名好成绩,创造了广西历史最好成绩;2018年7月份举办的第六届广西职业技能大赛上,自动化室青年技术员莫勇求荣获可编程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第一名,被授予“广西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10月,在柳钢第六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上,自动化室青工苏晋乐、莫勇求又勇夺维修电工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近几年中,更是有众多青年职工一步步成长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自动化室党支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3、抓管理引导,促进高效,为企业的发展添“活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高效,为了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为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自动化室党政协同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措施。
        首先,让车间技术员与每一名新员工进行结对,由电气工程师以培训技术员的标准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提高培训起点。同时,积极引导带动新员工们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开展日常学习工作,让他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管理工作经验,促进他们多方面协调发展。
        其次,党支部大力实施青年骨干挂职锻炼工作机制,通过选拔有能力、想做事的年轻技术管理人员挂职担任“主任助理”,让其在挂职期间履行车间副主任的职责与权力,同时将挂职人员的奖金系数与挂职工作表现情况挂钩,让他们有机会到更高层次岗位锻炼,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截至目前为止,自动化室党支部通过青年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已经有2名优秀青年人才通过“主任助理”平台锻炼,成长成为科级干部。
        最后,结合车间的生产重点、难点,自动化室党支部积极成立各项攻关小组,并注重启用由青年技术人员担任各攻关子项目的技术和施工负责人。如在一热轧整体升级改造工程中,党支部将每个子项目指定一名有潜质的青年技术员作为负责人,让他们在技改工作中放开手脚,挑大梁、勇担责,敢决策,最终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技改任务。通过这样压担子的形式,青年骨干们的管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到了稳步提高,他们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广大职工与领导干部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三、下一步工作启示
        (一)以青年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思想引导,是前提。
        青年人个性突出,思想各异,党支部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始终尊重青年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给予青年人才充分的尊重和意见表达机会,让青年人才在企业中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让青年人才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二)以企业生产实际为着力点来拓宽培养渠道,是关键。
        只有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着力点来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而且青年职工在培养成长的过程中,也切实的解决了企业在生产中出现的业务难题,保障了生产顺行,为企业的改革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以优化完善制度为落脚点来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
        企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优化完善相关制度,以制度为保障,来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促使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长效发展,不断凝聚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青年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活力源泉和长远发展的希望,只有积极探索青年人才培养的新载体新渠道,才能稳步实现青年人才与企业的共发展、同荣耀、齐成就,携手创造企业美好未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