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施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孟庆明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市场已经接近了饱和,在这样的市场化环境下,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建筑企业要想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更好的生存,就需要打造合格的产品,通过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提升企业立足的稳定性。
        身份证号码:37233019690821XXXX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市场已经接近了饱和,在这样的市场化环境下,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建筑企业要想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更好的生存,就需要打造合格的产品,通过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提升企业立足的稳定性。合格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高效的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来实现,这也是行业给企业提出的基本要求,关系到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市场环境;工程项目建设
        引言
        当前,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筑企业纷纷把高质量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守住“生命线”,不仅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关系着全体国家经济的健康水平,建筑企业及社会各界必须要重视:一方面,建筑业与农业、工业及服务业一样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业也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更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整个建筑行业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未来;另一方面,具体到某一个工程项目,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疏漏,建筑产生质量问题,人民的财产就要受到非常大的损失,而且也将在社会中产生一些很不好的危害。正因为如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把建筑管理的有效性提上来,保证建筑工程有过硬的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作用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是彼此支撑的关系。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建筑领域是相对危险的,工作时不但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还要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现场安全、质量、工期进度、成本目标的基本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可以使施工方对建筑工程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安全性,确保工程的质量,虽然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风险或质量缺陷问题,但是可以提前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减少工程的影响。
        2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2.1工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无法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优化工程管理体系,尤其是在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等方面。另外,管理体系不完善还会延误工程的进度。由于缺乏科学的进度计划,工序安排不合理,现场资源配置不完善,都有可能影响现场施工进度,从而延误工期。
        2.2工程成本管理不严格
        建筑单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工程时,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施工成本,通过工程建设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由于成本管理不严格,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工作态度消极等,无法保证工程质量,造成返工频率较高,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此外,在施工材料方面,在一些项目的施工现场有浪费施工材料或对施工材料保护不当的现象,会导致施工材料因外界干扰而发生质量问题,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导致材料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2.3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建筑施工过程危险系数较大,建筑单位应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确保规范施工。我国建筑施工因建筑区域不同,安全标准也有所差异,施工人员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后续教育等多方面影响,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不能结合现场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安全风险,在施工中无法按照技术要求与作业规范进行操作,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种类繁多,我国建筑业又呈现大规模、复杂化的特点,现场安全风险因素较多,对施工人员要求更加严格,由于缺乏前期的安全技术交底与现场指导,施工技术应用存在很大局限性,给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困扰。


        3措施建议
        3.1强化制度管理
        针对当前建筑行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从强化制度入手,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一要针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快速编制详尽有效的制度规定,使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有据可查,用完整的制度把项目链成整体,形成协调统一、相互制约的整体,从而有利于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细节化;二要强调制度管理,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三是对施工的流程进行优化,也就是说要不断提升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3.2强协调工作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包含了的许多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需要不同的工种来完成,这就涉及到了分包的情况。比如保温施工与防水施工内容就会进行外包处理。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协调管理工作,把各个施工队伍汇集在一起,加强工序之间的连接,实现统一的协调管理,并且对每一个施工队伍的职责都要进行明确,加强对各个施工队伍的要求,哪一个施工队伍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进行问责;另外管理人员要全程的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为了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管理人员可以对项目施工的重点区域进行标注,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指出。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查看各种材料的出场证明,同时,要对入场的各种材料进行抽样调查,将其送往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验,保证每一种材料的品质都可以达到使用标准。
        3.3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都是工程项目开展中的重点管理内容,两者之间的管理目标存在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成本控制工作的加强,可以使工程项目中的各项施工内容更加的规范,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为了可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会在施工中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减少施工费用的产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在工程项目中的资金投入,而且还可以提升工程项目的品质,达到了提升质量控制效果的目的。管理人员要把成本控制的理念落实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并且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保证管理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成本控制工作的加强来打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
        3.4完善监督机制
        高效的监督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项目的品质,也是提升工程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监督工作的主体部门,政府部门必须要做好带头的作用,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利用政府的职能作用,来强化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控。如果政府部门在监督工作中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下达整改意见,使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更加的规范,从而达到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的最终目的。
        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水平对于建筑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建筑单位必须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通过管理提高质量和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2014,36(14):106.
        [2]施晓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240-241.
        [3]廖琪.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商,2016(30):6-6.
        [4]喻国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71-172.
        [5]钱智伟.简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地产,2019(2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