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研究 孙德发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孙德发
[导读]

        黑龙江省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绥棱  152200
        我县高蛋白大豆生产中整体产量质量效益不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盲目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突出表现在只重视磷肥,忽视氮、钾肥,造成土壤少氮、缺钾、磷过剩的现状,致使施肥量虽加大,但产量却不增加。不但浪费,而且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二轮作制不合理。大豆重迎茬较严重,多年不换茬,重迎茬造成营养单一消耗,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大豆根际所分泌的毒素和病菌逐年积累,大豆免疫力逐年降低,根腐病等病害逐年加深,虫卵逐年累积,导致大豆孢囊线虫病越来越严重。重迎茬明显地抑制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三年连作平均减产14.2%,四年连作减产67.5%。三是病虫害防治不当。不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完全依赖于化学防治,而且,一旦病虫害发生时,什么药剂有效果,就用什么,不管毒性大小,是否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是否有伤害,造成了生产的大豆产品出口检验不合格,出口创汇受阻的严峻局面。四是品种选择不对路。所选择大豆品种年际间蛋白含量差异较大,品相不好,生产出的产品竞争优势不强。五是龙头加基地模式建设薄弱。大部分农户属于自发生产,缺少龙头拉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为了解决以上高蛋白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2017年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始研究立项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首先,通过宣传拓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优势,提高农民对高蛋白大豆的安全优势、价格优势、需求优势、营养优势认识程度,增强种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然后,同步研究示范推广可以突出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优势的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通过三年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在重点理解消化继承大豆配套栽培技术精髓的基础上,又对原技术和新技术进行合理整合和创新,形成了适合我县实际的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即在农机农艺等配套措施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合理轮作与整地”,“平衡施肥”、“适期播种”、“科学管理”等配套技术进行科学组装、优化设计、反复研究验证整合,形成了确保高蛋白大豆优势可以实现的高产优质高效技术创新体系,变技术优势为产品优势、竞争优势。该项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增产幅度在10%以上,提高大豆品质1个等级以上,亩增效益在100元以上,在绥棱县乃至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7年-2019年,绥棱县累计推广应用“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35.5万亩,平均单产比传统模式增产11.59%,总增产734.1万公斤,总增收3602.5万元。
        一、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情况
        2017年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抽调县乡骨干科技人员20余名成立了“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科研公关小组,以期形成适合我县实际的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最佳模式。2017年在绥棱县双岔河镇双兴村进行了20亩“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初步了解了掌握了该项“技术创新体系模式”各项技术参数。同时在双岔河镇、靠山乡、克音河乡、绥中乡、阁山乡示范推大“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5.5万亩;2018年在绥棱县双岔河镇立新村、克音河乡九井村、阁山乡永青村进行多点多处理对比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达2000亩,进一步明确了“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各项技术参数,初步探索出了适宜我县的“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同时在双岔河镇、靠山乡、克音河乡、绥中乡、阁山乡等5个乡镇19个村示范推广“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12万亩;2019年在绥棱县双岔河镇、靠山乡、克音河乡、绥中乡、阁山等5个乡镇25个村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创新体系模式”18万亩。
        二、取得的效益
        1、经济效益
        2017年试验示范推广5.5万亩,平均亩产205.6公斤,亩增产19.8公斤,增产率10.66%,总增产108.9万公斤,总增收632.5万元;2018年示范推广12万亩,平均亩产201.7公斤,亩增产20.3公斤,增产率11.19%,总增产243.6万公斤,总增收1260万元;2019年示范推广18万亩,平均亩产195.8公斤,亩增产21.2公斤,增产率12.14%,总增产大豆381.6万公斤,总增收1710万元。三年合计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该项技术35.5万亩,平均亩产199.31公斤,亩增产20.68公斤,增产率11.59%,总增产大豆734.1万公斤,总增收3602.5万元。
        2、社会效益
        为国家增产了大豆734.1万公斤,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3602.5元,大豆品质提高1个等级;辐射带动周边20万亩大豆种植,带动增产5%,亩增产10公斤,总增产大豆200万公斤,亩增收25元,总增收500万元。推广区域平均增产10%以上,提高大豆1个等级以上,平均亩增效100元以上,对促进大豆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量、质量和效益支撑。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而且对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数量和规模,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浪费,优化土壤生态环境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技术优势
        1、优化大豆生长发育。优化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固氮能力,叶片持绿时间长,营养生长充分,保花保荚(不脱肥),籽粒充实饱满,增加粒重。
        2、推动了耕作制改革。调整了用养地作物结构,培肥了土壤,大大减少化肥施用与流失,既减少了农业技入,又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提升大豆产品竞争力。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绿色环保的生产资料或手段,所生产出来的大豆达到无公害标准以上,产品的竞争力明显提升。
        4、提高大豆商品品质。大豆籽粒饱满、光泽度好、病虫粒比例大幅度减少,显著提高大豆商品品质。
        四、主要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择蛋白含量超过40%的高产品种。以东生7号为主栽品种、华僵2号为搭配品种。
        (2)种子处理。一要精选种子。使种子净度达到99%以上。二要做好种子包衣。播前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等病虫害。
        2、合理轮作与整地
        (1)合理轮作。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度,不重不迎,以减少病虫害。
        (2)精细整地。伏翻、秋翻起垅或耙茬深松起垅,垅向要直,垅体压实后垅台高度达到18厘米。玉米茬地块,采取秋季灭茬起垅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厘米。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打垅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3、平衡施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肥含量>8%)15吨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每公顷施化肥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65-75公斤、尿素50-70公斤。开花前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根际追施氮肥,每公顷追施尿素75-100公斤,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
        4、适期播种
        (1)播期:在地温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南部乡镇5月1日-5日,中部5月5日-10日,北部5月10日-15日。
        (2)播法:要大力推广大机械播种,覆土均匀,及时镇压。
        (3)密度:垄作每公顷保苗30-35万株,窄行密植栽培,每公顷保苗35-42万株为宜。
        5、科学管理
        (1)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具有增温放寒,蓄水保墒发苗的作用。
        (2)铲趟:做到两铲三趟,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拿一遍大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大豆安全成熟。
        (3)化学除草
        封闭除草:每公顷用50%乙草铵乳油2500-3000毫升加48%广灭灵乳油800-1000毫升,兑水200公斤进行土壤喷雾。
        茎叶处理: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毫升或用15%精稳杀得乳油750-1000毫升兑水200公斤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每公顷用用24%杂草焚水剂1000-1500毫升,兑水200公斤喷雾。
        (4)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办法。化学防治采取绿色食品限制使用类农药。
        防治蚜虫:在7月中下旬,当植株有蚜株率达到50%时,百株蚜量达1500头以上进行防治,用10%比虫啉、公顷用量300克兑水300-400公斤喷雾。
        防治红蜘蛛:当田间有发生时,用1.8%阿维菌素或混剂,公顷用量150毫升,兑水300-400公斤喷雾。
        防治灰斑病:在大豆花荚期叶片有30%出现病斑时进行防治,用40%多菌灵胶悬剂,公顷用量1.5公斤,兑水600公斤喷雾。
        防治大豆食心虫、毒蛾、草地螟等用2.5%敌杀死,公顷用量300-500毫升,兑水500公斤喷雾。
        高蛋白大豆优势拓展及配套技术应用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公斤、万公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