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物联网技术在地铁AFC系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卢佳婷 卢佳欣
[导读] 摘要:随着地铁的投入使用,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替代,乘客对地铁的服务质量需求也与之日益增长。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地铁的投入使用,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替代,乘客对地铁的服务质量需求也与之日益增长。作为服务乘客、管理客流的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是乘客衡量服务质量的第一道“标尺”。为了更好地实现地铁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通过加强对地铁系统运营情况的监督、分析与管理,不断突破科技边界,推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新升级。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银联云闪付、手机NFC和二维码等移动支付市场前景广阔。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以及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着重对物联网技术在地铁自动售检票中的实践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铁;AFC系统;物联网技术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地铁的日益发展,作为地铁运营管理中重要部分的票务管理,其整体服务工作的优劣会影响地铁运营的经济效益和水平。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地铁运营线路不断增加,相关的票务管理也越来越复杂,逐渐引入智能网络化AFC系统票务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票务管理的水平,推动AFC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就推行出了物联网技术。所谓物联网技术,就是将射频功能软件、光线感应系统、激光扫描器以及定位器等软件技术几何在一起形成的空间技术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人们日常生活中部分无线媒体终端设备进行融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功能,主要是对已经确定的信息进行传递、交换,并对所需要的目标信息进行跟踪与定位。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又拓展了网络传输功能、内部数据处理功能以及系统运行功能。最重要的是,对应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技术,可以与防火墙进行连接,具备了一定的实时定位、协助勘查等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运用物联网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以下三项技术:第一,传感器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技术能够转换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第二,RFID技术,这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既有嵌入式技术的内容,也有无线射频技术的内容。在物流管理、商品自动识别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第三,嵌入式技术。这项技术也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但与上两种技术相比,这种技术要更为复杂。这项技术既包括集成电路技术,也包括软硬件技术,是多种技术兼容所得。在物联网方面,这项技术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天地。
        2物联网发展现状
        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它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比如,重要的有传感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射频识别(RFID)等,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这些领域的进步,而这些领域的快速进步又反推动物联网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相促进的循环:
        (1)传感器技术:国内大部分企业只能够进行低端传感器的研发,无法进行高端传感器的研究,更是无力涉足先进的新型传感器技术研发;
        (2)物联网软件和加密技术:国内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还处于基础软件,严重缺少自主研发的集成系统,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技术方面甚至才刚刚起步;
        (3)网络和通讯技术:无线传感器组网技术是国内发展相对比较快的领域,虽然重要芯片仍然靠进口,但该技术在国内不断突破,其中无线接入技术是突破最快的一个方向,已经达到了世界级先进水平;
        (4)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在信息处理领域处于数据库的建立完善阶段,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国内如今大多应用在商业智能上。
        3地铁AFC系统
        AFC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简称,核心业务是进行票务管理,主要进行对票卡的采购、初始化和库存等业务,在多条线路网络化的运营过程中,车票的流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简单的路级逐渐扩大到路网级。有关票务管理的模式采用的是三级管理模式,有地铁清结算中心(ACC)、线路票务中心(CLC)和车站(SC)。
        地铁AFC系统属于当前地铁工程运营期间实现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支付结算系统。依托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确保乘客的乘车支付费用可以得到正确的计算分析与快速的账户支付,促使票务人员的直接检票工作量大大减少,确保地铁售票与乘车支付工作可以自动化的开展,有效满足乘客的乘车需要。


        4地铁AFC系统当前存在问题剖析
        4.1地铁AFC车站终端设备存在的问题
        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施中,车站终端设备在日常个体使用的效率将直接构成整体系统性效率。AFC终端设备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支付载体使用繁琐不便:传统的乘车方式,需要携带乘车票卡或手机,通行时需要人工操作,对于携带较多东西的乘客,非常不方便;现在大部分乘车通行票卡都是不记名的,一旦出现治安事件也无法对人员进行精准定位,无法及时有效地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无法对惯犯或不文明行为者带来震慑作用;
        (2)自动售票机操作低效冗长:识图购票途径单一,实现快速购票要求乘客事先清楚所在城市的票价或线路网结构,这对高龄、文化程度不高或外来游客等人群的使用有一定难度;大部分TVM设备仅接收100元、50元、10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现如今人们普遍摒弃携带现金的繁碎采用线上支付方式,TVM设备的现金购票还需回归到传统支付方式,对于大部分乘客而言反倒拉长了换零业务流程;虽说有些城市在TVM设备加装了人脸识别、语音购票等支付方式,也只是在传统购票业务上对现金支付进行替代;
        (3)自动检票机使用不够畅捷:交易速度慢。票卡类移动支付在遇到超时、超程时,会导致闸机死机;银联闪付ODA模式,采用脱机过闸,后台系统事后计费及账户延迟联机扣款;银行卡操作只读取不写入,乘客出站时闸机无法显示OD扣款金额,扣款信息不及时(一般等到运营结束后),且存在多次扣款情况,使乘客投诉率高;二维码支付存在局限性,乘客须唤醒手机打开屏幕点击进入相应的应用程序调出二维码,容易造成人员在闸机过闸拥堵,尤其在交通高峰期。
        4.2地铁票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地铁车站层的票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票卡直接关联到上级票务系统,从票卡制作、发售、流通到回收等工作都需要严谨对待。票卡所涉及到的流程和环节较多,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联合公交:当前国内AFC系统跨区域换乘服务尚不成熟,大多只能满足省内城市间的公交互联互通;
        (2)召援服务:自动售票设备在出现卡币、找零不足等故障时需乘客按压“召援”按钮呼叫站务人员,站务人员电话通知车控室,车控室安排维修人员前去解决故障。此流程过于依赖人对人信息的传递,使得故障处理不够及时。
        5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5.1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关键是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无线射频识别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目标对象,类似于条码扫描,利用射频信号作用于电磁场进行信号传输,并利用传输的信息识别物体。使用无线电信号进行有效识别的优点是识别系统和目标间可以不用接触。射频识别技术体积小、扫描速度快、抗干扰性强,能对多种物体进行追踪查询,有助于进行甄别和使用,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推广。
        5.2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作为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影响,这对自动检票设备及周边使用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应逐步完善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克服特殊环境的不利影响。传感器的作用是收集各种信息,并将各种信息转变为传递信号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传感技术是利用换能器、传感器等进行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活动。
        5.3智能嵌入技术的应用
        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智能嵌入技术是利用接入或嵌入安全式技术将使用自动售检票过程的用户体验等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嵌入到应用系统当中。智能嵌入技术的作用是将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完美结合在一起,使具有信息计算功能和网络接入的智能物品进行有效信息传输。
        6结束语
        目前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我国诸多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及人力进行了城市化建设,特别是在地铁工作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施工建设。在地铁运营中,物联网技术在AFC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为有效地增强地铁运营效果,为诸多地铁乘客提供理想的乘车支付体验,进一步减轻地铁支付资金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助推地铁AFC系统更好的发挥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华瑞 张宁 徐文等.城轨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架构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4(02)
        [2]康崇皓.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卡发行方案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0(12)
        [3]李永辉 辛炜 陈东.物联网技术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0)
        [4]孙超.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地铁AFC系统升级改造研究[J].现代地铁,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