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黄萌
[导读] 摘要:构建高效良好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培养好、使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
        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  北京  102401
        摘要:构建高效良好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培养好、使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干部评价就像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一样,一直追求精确,却因面对的是多变善变的“人”,而导致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关键词: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引言:近些年来,虽然我们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但仍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只有科学合理、客观准确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作出评价,才能确保把那些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从而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迈进。
        一、进行干部评价考核的必要性
        1.传统干部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传统干部评价包括“德、能、勤、绩、廉”,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敬业爱岗、工作业绩、廉洁自律。这五个方面可以较为全面评价一名干部,由于没有对指标进行分层细化,指标较为笼统,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精细化程度低。考察方式偏重于查阅资料、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静态考察方式,缺乏实地动态跟踪,评价结果缺乏深度和立体感。参与测评的人员碍于情面或根本对测评对象不了解,因而得到的评价表多为“全优”,质量不高、个性特征弱,真正高质量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也会淹没在其中。尤其在选人、用人等关键性考察中,“好人主义”常常会压倒原则性与责任心。
        2.干部评价要实现量化分析
        对一名干部如果不能量化评价,就不能真正了解,就不能有效管理,进而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促使其进步。因而干部评价要实现量化评价,即用数学的方法来考察和研究干部,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以及“潜力、趋势”作出精确的数字描述和科学判断。干部量化评价,一是作为选人、用人的主要依据;二是作为奖优促尾的重要手段;三是作为发现不足、培训提高的重要参考;四是作为干部监督、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工具。借助大数据实现干部量化评价,建立数据仓库、实现联机分析、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的主要技术手段。可以直接通过关键字把不同系统分立的数据库联结起来进行干部评价多维度分析,也可以把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按统一定义的格式提取出来,经过清理、转换、集成,创建一个新的干部评价数据仓库,再进行多维度分析。
        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1.完善群众参与,保证考核评价的客观性
        (1)要合理确定群众参与的范围。确定考核评价群众参与范围时,必须认真研究群众对考核对象的知情度。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其考核范围和不同评价者的权重应加以区分。领导班子和班子正职的工作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影响通常显而易见。群众对他们工作情况了解的程度相对较深,了解的人员范围相对较广,扩大参与范围是充分掌握他们工作情况的有效手段。班子副职、成员由于分工不同,有的因其工作性质不直接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关,造成社会对其了解有限,群众也就难以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

因此,可考虑群众对领导班子副职、成员的评价权重,相应加大一定层次领导干部对他们评价的权重,这样更能客观反映他们的真实情况。
        (2)要增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透明度。一是明示岗位职责,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职目标或岗位职责定期公示,让社会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以利于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增加工作完成情况透明度,把定期述职述廉作为硬性规定,让社会能提前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让参评者有足够的信息和足够的时间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思考和判断,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不断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考核评价质量
        科学严密、规范有序的考核方式是提高考核评价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具体方法上,应坚持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能量化的考核指标全部细化为数值形态,对不能量化的指标先进行定性评价,再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量化分数。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不仅看领导班子集体工作业绩,也要看班子成员个人所发揮的作用;不仅看当前工作,也要看为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情况;不仅看工作基础、外部因素,也要看干部的主观努力,保证考核评价的科学全面。集中考核与经常考核相结合,采取定期抽查、专项调查、督导调研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履职过程的考核监督。及时掌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落实的日常情况和工作绩效,使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3.拓展考核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考核评价的准确性
        干部的素质是干部思想品德、心理、生理、学识、才干等的总和,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变化,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因此,考核识别干部必须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要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拓宽考核渠道,扩大考核范围,增强对干部考核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
        4.完善成果使用,提升考核评价的价值
        首先,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结束后,上级党委应根据考核情况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对领导干部使用、培养、教育、调整、处理的意见,及时组织实施。其次,要规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评定情况,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通报批评等奖惩措施。第三,对考核中反映出来的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要责令整改,采取限定整改时间表、明确整改责任人、定期公布整改情况、下次考核前报告整改结果等措施,把整改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考核评价成果的价值,在推动和促进工作上充分发挥作用。
        结束语:构建高效良好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培养好、使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的考察干部评价体系,才能保证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具备较强针对性,并切实为我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宇.三问国企任期综合考核评价[J].现代国企研究,2020(Z1):94-99.
        [2]齐睿,别丹,李想,卜炎.“政绩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概念辨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4):91-99.
        [3]杨威.关于加强推进干部日常考核的探讨[J].广西电业,2018(10):33-34.
        [4]肖兵.国有企业构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前进,2018(09):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