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电气设备安装与质量管理 唐芳源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唐芳源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身份证号码:21060319850331xxxx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多数地区发展的前提基础就是高速公路,同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高速公路规模的综合体现,为此,必须保障公路机电工程电气设备安装与质量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总结现有电气设备存在的故障以及相关的检修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意见,为推动电力设备检查与维护体系的完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
        引言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当故障出现时,需要及时组织力量,开展精确诊断工作,并采取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更具可行性的维护管理措施,以全面保障用电安全、高效率生产运行提供前提保证。
        1机电安装施工特点概述
        从整体角度来说,机电安装施工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对工程行业发展有着关键性意义。并且,机电设备安装不但在内容上比较广泛,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将会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直接影响。首先,技术流程的复杂性具体展现在机电设备安装中,具有包含安装流程及操作规范两个方面。所以,工程人员应对机电设备安装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其次,内容比较广泛,具体展现在各个方面,如电气设备、消防设备等。最后,安装技术性主要指自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型,不管是在基点设备安装上,还是在工程建设上,都需要得到技术性支持。此外,技术设备安装在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机电设备安全人员提出严格标准,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引发各种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发展。
        2故障基本类型
        电气设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以故障发生的不同时期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早期故障。这种故障的成因,多为设计时存在缺陷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而导致的。很多企业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刚刚投用是正常的,但稍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但随着设备逐步趋于稳定状态时,会造成故障率逐步降低和减少。第二种是中期故障。这种故障的成因多为偶然因素造成的,其特点是出现的次数较少,几率也较低,这种也通常被称为偶然故障。第三种是后期故障。一般来说,这类故障所占的比例较大,通常这种故障也被称作是“耗损故障”。这种故障,一般是因为电气设备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受高电压、高电流影响,使其各个元件逐步老化或是长期磨损而造成的。
        3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对策
        3.1加大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总体管控力度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具有施工量较大、点多面广、施工工序繁琐、专业性强、技术革新快、涉及工艺技术复杂等特点,因此项目管理者必须从大局出发,加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总体控制力度,首先保证各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进而保证和提高整个高速公路机电项目的施工质量。机电工程的管理人员还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计划和安排施工工期,对各项工程的开始及完成时间的总体计划工期进行分解,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统一协调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设备采购运输、机械设备配合能力等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按期对工程进度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偏离原因并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有效保证机电工程的施工工期,避免施工人员为了追赶工期,施工过于仓促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2在诊断技术上提升综合性和针对性
        第一是要提升诊断技术的综合性。这方面,主要是以现代信息化体系为基础,对电气设备诊断工作引进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诊断工作不断提升综合性,建立诊断信息技术的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安装先进的在线监控和在线诊断设备,以快速明确故障部位,提升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工作流程更优化,维护量更低。第二是要提升诊断技术的针对性。就是要重点提升一些关键重点部位(如电机组、线路、控制系统)等的全方位监控,并令其能够独立运行,取得良好效果。以电气设备运行线路部分为例,可以建设出独立的专用数据系统,使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能通过独立数据库,准确判断出具体故障和最终故障位置。
        3.3完善各项施工制度
        对项目进度、项目投资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协调、控制和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管理,其在优质、高效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作为工程的核心,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对于工程的顺利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人员作为一个思维独立体,其本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人员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规章制度,确保整个施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
        3.4加强各系统调试与总体联调的有机结合
        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分系统性能、功能和整个系统的总体性能、功能的全面实现。例如,没有监控设备的总体控制,各监控分系统的功能就无法按设计与合同意图全面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总体调试,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依赖于通信系统、隧道监控及道路监控各分系统的成功调试。只有分系统调试成功,才能保证监控系统与分系统的联调成功,才能保证监控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
        3.5建立健全检查制度
        第一是要用制度实际有效管控。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基础,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实现用制度去管理。主要是要各负责其责,各担其职。如:巡检人员要根据发现的隐藏性故障,抓好维护和检修工作,做好记录定期报告。第二是要不断提升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作为电气专业人员,要以相关规程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规范进行设备的维护、操作、监控。特别是要注意将电气设备实时参数和既定参数进行对比,先进行初步判断,明确是否确实存在故障,随后及时汇报全相关维修部门,为开展后续检修提供基础支持。
        3.6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项目实施完成后,要采取以下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严格把控:(1)按100%的抽检率对设备进行通电检测。检查已完成安装设备的外观质量、部件的完整性及设备运行情况,并检查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只要发现质量缺陷就及时处理。若发现现场存在线缆不整齐、标识不清楚和压接不实等情况,都要让相关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整改。在验收过程中,一旦发现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必须联系施工管理人员,根据具体问题及实际施工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督促和保证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2)严格保管资料。严格按照竣工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收集、整理和保存项目质量管理、到场设备及材料验收、质量检查、质量评定等一系列资料,按照要求完成竣工文件编制,保证资料真实、齐全、完整和规范,以便今后对项目管理相关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问题基本上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对此,需要我们的维护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责任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积极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积极开展电气设备的诊断工作,此外,还要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于现阶段而言,要提升电气设备运行水平,关键要做到在维护管理设备时,既要提升诊断技术的综合性,更要提升其针对性,同时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并执行各类管理维护制度,这样才将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景,任燕.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5):22-24.
        [2]孔庆云.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维护管理建议[J].机电信息,2015(6):66-67.
        [3]王琪.浅论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及管理[J].科技风,2017(6):257-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