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技术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伟
[导读] 摘要:在公共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十分重要,能促使预应力更加平衡,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身份证号码:34222519891106XXXX 安徽春工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宁国分公司  安徽宁国  242300
        摘要:在公共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十分重要,能促使预应力更加平衡,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在现代社会积极建设和发展下,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充分利用,预制构件的使用要达到各个因素的协调利用,并结合实际给予相关措施的详细分析。
        关键词:公共;建筑工程;装配式技术;作用
        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晚,整体发展迅速,住宅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装配式住宅,因为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未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总体生产滞后。所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建筑行业在现代化进步和发展中,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促使其形成新型的建筑工业模式。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积极转型,逐渐向可持续化、健康环保化以及绿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在实际施工工作中,也开始向着更加科学的角度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优化了传统建筑中存在的缺点,不仅建筑的质量更高,整体操作十分简单,在现场施工工作中,也不需要高强度作业,减少了大量的施工垃圾,施工中不会增加严重污染情况。不仅如此,材料的使用费用也不断减少,能够加强对人工成本的积极控制,以维护整个工程的健康性。
        二、预制装配技术在公共建筑工程中的利用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是从苏联开始引入我国。在1976年,北京高层住宅中使用了预制墙板建设方式,施工工艺为内浇外挂的方式,内部的承重墙为现浇墙体,外墙使用的为预制墙板。模板的使用主要为预制空心楼板。在唐山大地震后,我国住宅建设又开始增加一种抗震性能较强的内浇外挂式装配式住宅,解决不良因素带来的影响。在对装配式建筑实际利用和推广过程中,我国针对此也提出相关文件,基于土地供应要点,明确各个地区内的面积,详细分析装配式建筑的面积刺比例,比如,上海地区,在外环以内,都实现了新建民用建筑中装配式方式的利用,也增加了房地产的积极开发,在结构设计、构件加工和现场施工工作中,都获得一体化发展,保证预制桩配住宅产业链的积极形成和发展。因此,在公共建筑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装配式技术的充分利用。保证总体作用的发挥和实现。
        (一)性能目标的积极构建
        在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因为其存在一定的独立性,要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一般会给建筑的各个部件提出较高要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第一,在其整体正常的情况下,要使构件保持在弹性的工作状态模式下,尽管在天气情况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连接的位置也不能超出较大缝隙,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不合理情况。所以,在连接的位置,要促使其具备良好的渗透能力,保证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出现渗透现象。第二,保证地震能力的提升,避免建筑受到地震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弹性,特别是构件之间的浇筑工作,不能出现明显裂缝。第三,要对构件及时修补,因为一些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地震或者损坏等,会增加局部损伤现象,要对其全面修补。
       
        (二)具体的施工流程
        现代建筑发展中,不能以环境牺牲为代价,也不能为了获得效益和环保,降低产品的质量。在积极建设和发展中,要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利用,实现设计的完善化,给管理工作提出较高要求,保证在根本意义上进行控制,在工业化得到积极发展的条件下,促使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在预制墙板过程中,进行灌浆施工。工作执行前期,操作人员需要接受安全培训工作,保证工艺能够一次成型,减少中途修改的现象。同时,还需要为人员提供模拟训练,促使操作流程更加规范,保证操作人员能充分掌握灌浆的实际要点和流程。对于灌浆料的保存,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仓库,要保证灌浆料的干燥性。所以,存放的位置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性,避免灌浆料和地面直接接触,还需要有效清理预制墙板和现浇结构,减少存在较多的灰尘或者杂物,同时,灌浆料和构件的接触位置也要更加严密,以免发生漏浆现象[1]。
        (三)构件连接
        在对构件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其存在的链接方法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应用的为机械式和现浇式。在实际连接的时候,各个方法具体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比如,机械式,在实际连接过程中,利用构件的灌浆式与套筒气结合,促使构件在连接的时候可以实现无收缩性和增强水泥的强度。但是,该方式实际利用期间,会给钢筋强度提出较高的限制性,一般情况下,该方法的调节比较固定,虽然较为稳定,但未存在明显的缝隙。对于现浇式,该方式利用到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是应用在比较狭窄的施工位置,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过程中,铸模一定要和额外的部件相互链接,如果发现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一定标准,不能脱模。
        (四)造价控制
        在结构选型过程中,予以总体的有效实施,能保证预制装配钢结构的有效控制。在对预制装配建筑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详细分析建筑的功能,且根据建筑功能设计要求,充分明确建筑结构形式,并在期间遵循经济性、安全性的发展原则,保证建筑结构可以按照一定要求和标准来实施设计。还需要对梁柱截面进行优化,减少结构中钢的使用量。对于预制混凝土的外挂墙板,一定要减少模具的使用种类,使构件结构的利用更加规范。这样不仅会有利于模具的充分利用,也会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现场进行构件安装的时候,使用分段式给予操作,通过流水施工方式,保证符合工序的积极操作,减少整体建设工期,保证整体效率的提升。还可以使用pk预应力叠合模板。将其作为屋面板,能保证建筑经济性的获取,也会实现造价的有效控制[2]。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装配式建筑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方式,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基于有效政策,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总体建设和发展,也为现代建筑行业进步提供强大保障。建筑行业要增强自身地位,不仅要转变观念,还需要增加大量人力和财力,保证为人们构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国海,翟洪远,张司本.“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保温、防火、结构一体化低能耗建筑技术[J].建设科技,2015,(21):27-35.
        [2]王静峰1,陶化4,李国强2, 等.全螺栓连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Z].合肥工业大学1, 同济大学2,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3, 杭萧钢构(安徽)有限公司4.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