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252319760210XXXX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加强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直接关乎到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状况十分堪忧。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保障安全生产费投入以及完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安全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体系存在漏洞
(1)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大多数建筑总承包企业已经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章制度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但在一些规模小、盈利少的分包公司和小型劳务分包企业里,有能力成立安全管理机构的企业几乎没有,它们大多数都是设立企业工程安全管理部。它们认为企业的安全管理确实要有,但不是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针对于项目进度与工程质量的管理。
(2)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绝大部分的施工从业人员都是低文化水平背景,一般都是中学或专科技工学校毕业的,只有少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受过正规高等的本科及以上教育,即使受过教育的那部分人员大都是精通技术人员,很少有专精于安全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1.2 施工现场管理不完善
现场作业中存在着违章问题,但由于一些管理人员工作标准低,造成了对这些问题的忽视,导致了一系列安全事故。这主要有出入口车辆乱停放、施工现场电缆材质老化、施工所使用的重型机械没有合理的摆放、施工作业过程中员工没有派戴安全帽,并且未启动安全装置。
1.3 安全经费被压缩挪用
当前建筑业仍有发展的空间,导致建筑市场的价格竞争激烈,部分建设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不断压低发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为追求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施工单位提出严格甚至不合理的工期,必须限期完成,否则将承担巨额损失费。因此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尽量在工期内竣工,将原本留给设备更新和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的经费用于施工活动中,使得工人的作业环境存在一定风险,反而影响施工的效率。
1.4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一方面,在庞大的建筑从业人群中,80%以上是农民工,他们大多数人受教育水平低导致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进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是建筑生产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企业施工人员来自劳务分包企业。他们的安全教育责任就落在了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有的总承包企业贪图省钱,没有很好的履行对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的责任。而用工单位(即劳务分包企业)就负责对工人开设安全管理培训,但由于大多数劳务分包企业为了企业利润最大化,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将人员招进公司后,不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这就导致施工人员缺乏没安全生产意识,没有掌握的必要的安全技能,盲目违规操作,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导致事故频发。
2 完善我国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1.1 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责任制度,能够明确不同部门的负责方面,对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有显著作用,这样就能帮助他们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完善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以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等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实行“一岗双责”;施工企业设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人员对施工现场有检查职责。
施工项目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责任。施工项目的负责人一般是项目经理,经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成立管理班子,对整个项目负管理责任。
2.1.2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为例,企业应采取季节性检查、不定期抽查、定期生产检查、重点隐患治理检查等手段对安全隐患进行认真的查找,并通过深入分析对其原因进行查明,给予相应的治理经费以及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员对隐患进行限期整改,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即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
2.2 保障安全生产费的投入
2.2.1 法律法规保障
住建部出台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其中提到,工程量清单内安全费应当由国家建设部门和各地方行业部门强制规定,不可用于竞争性的建设活动。对于安全措施费用是要具体细化的,分为基本费、考评费和奖励费。
2.2.2 做好日常核算工作
(1)健全财务核算,依照要求进行科目的设置,安全生产费用应以工程项目当期收入为参照进行计提,同时对工程施工科目予以列支;(2)以业务性质为参照对收入进行分开核算,实现计提安全生产费用的范围的正确区分,避免出现漏提、误提的现象;(3)应制定明细表对安全生产费用报销进行记录,并对安全生产费用的内容与使用范围进行明确,同时依据工程件对累积支出与当期支出等项目进行计算。
2.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法》中的第25条提到:“从业人员如果没有获得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的合格资质,不得上岗作业”。安全教育应以安全体系的相关规定为参照,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纳入人员的上岗教育、业务培训计划,让安全部门进行计划和实施,目的是为了通过安全教育与培训,实现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增加安全生产知识储备,进而对人的生产行为进行规划,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4 完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2.4.1 制定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为参照,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存在重大事故风险的环节、部位实施监控,并依据“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2.4.2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消防队、通讯保障队等。只有这样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候,按照周密的应急计划和严密的应急组织,才能更好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殷澜格.试论土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安全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7):2791.
[2]刘章虎.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J].居舍,2018(29):118.
[3]卢济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00(012):232-233.
[4]马倩丽,栾佳艺,宛嵩.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河南建材,2018,000(0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