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赵洋
[导读] 摘要:目前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天津三方环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50
        摘要:目前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环保部门通过全面开展当地环境的监测,应当能够保证及时了解生态污染的潜在隐患因素,给出相应的环境整改思路。在此前提下,作为环保部门应当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生态环境现状来进行环境监测技术手段的合理选择,充分体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发展对策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本质在于运用环境监测设备来提取环境监测的样本,运用样本处理的方法来判断环境样本中的污染成分比例,进而给出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污染严重程度判断结论。近些年以来,环境监测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其根源在于很多地区已经表现为程度明显的生态污染现象,因此环保部门必须通过实施环境监测的手段来检测环境污染物,据此提供整治当地生态环境的科学数据支撑。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保护举措的有效实施应当建立在严格开展环境监测的基础上,环境监测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环境监测工作。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环境监测重要作用
        首先是督促相关部门严格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现阶段很多地区陆续呈现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根源在于当地的化工企业未能做到遵循相应标准来实施化工废物的排放。同时,某些居民欠缺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那么也会造成生态恶化的不良后果。通过实施定期性的环境监测工作,环保部门可以做到直观了解目前的生态恶化程度,进而起到了督促环保部门全面整改当地生态环境的效果。
        其次是提供环保决策的数据支撑。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够仅凭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来实施,而是需要建立在科学数据作为支撑的基础上。因此只有通过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监测,才能避免生态保护工作出现人为经验的误差,提供科学的生态保护支撑。具体针对土壤生态污染、大气生态污染与水源污染等重要领域在实施全面治理时,环境部门都要做到严格遵循环境监测的流程与步骤,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贯穿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全过程中。
        第三是确保生态环保工作的正确开展方向。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如果要体现良好的实效性,则必须依赖科学的环境监测结论作为保障。反之,生态环保工作将会失去正确的工作开展方向,造成盲目实施生态保护工作的后果。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做到定期监测生态污染风险,对于监测数据予以必要的处理,确保将目前的环境监测数据转换成可以提供环保决策支撑的科学结论。
        二、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对策
        环境监测工作不能缺少科学数据作为重要的环境保护支撑,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环境监测在环保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做到结合环境污染状况来开展常规性的环境监测,确保环境监测的举措具有常态化的特征。各地目前在开展环境监测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应当重视如下的环境监测改进举措要点: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实施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不能缺少信息化的监测设施,与人工实施环境监测的传统方式相比,运用信息科技手段能够保证得到更加精确的环境监测数据,避免由于人为的错误操作从而造成监测数据出现误差,甚至误导环保工作的决策。在目前的现状下,环境监测部门对于电脑软件已经能够用来处理环境监测数据,运用自动化的手段来分析环境监测数据,提供更加精确的环境监测数值结论。
       
        图为环境监测的仪器系统
        具体在处理环境污染样本的操作环节中,技术人员主要可以借助信息化监测仪器予以实施。环境监测仪器应当具备良好的灵敏程度,避免由于仪器本身的因素进而造成监测数据的误差产生。每隔一定时间,技术人员对于环境监测仪应当做到全面进行校正处理,纠正监测仪器的偏差。同时,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做到经常养护环境监测仪器,延长信息化仪器的运行年限,并且应当保证各种环境监测仪器具备良好的运行性能。
        (二)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负责实施环境监测的具体责任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确保运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环境监测的日常工作。环境监测人员本身应当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遵循正确的步骤与流程来从事环境监测操作,避免出现敷衍环境监测日常工作的心理状态。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对于各项监测数据结论都要做到正确进行处理,全面收集环境污染的样本,避免遗漏环境污染的样本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必须符合科学性、时效性与精准性的标准,因此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本身应当具备专门业务素质,运用正确的方式来操作环境监测仪器。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实施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应当善于操作信息化仪器,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来简化环境监测的操作环节与实施过程,有效节约环境监测的成本。
        (三)逐步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制度
        从现状来看,环境监测制度并未真正达到完善的程度,作为环境监测部门仍然需要逐步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运行制度,严格约束环境监测的操作环节。环境监测部门对于采集环境污染样本、处理待测样本以及归纳数据结论等各个重要环节都应当严格进行控制,并且还要做到冷静应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避免污染范围呈现蔓延与扩大的状态。通过完善现有的环境监测机制,应当能够做到严格控制环境监测领域的数据误差,充分保证良好的环境监测效果。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成分在进行样本收集的环节中,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做到严格限定样本收集、样本处理与样本回收的环节操作要点,避免由于错误的人为操作进而导致环境监测样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环境监测样本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对于经过监测处理后的环境污染样本应当将其存放至特定的区域地点,避免出现随意丢弃环境监测样本的现象,避免给周围区域的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的风险。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生态环保工作如果要得以顺利的实施,那么不能缺少环境监测手段用于提供科学支撑。环保部门在开展全面的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做到严格遵循环境监测的步骤与流程,并且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环境监测过程。环境监测机构对于新型技术人才应当予以不断的引进,同时还要做到经常更新现有的环境监测设备,保证环境监测得出的数值结论符合精确性标准。
        参考文献: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路径探讨[J]. 杨金鑫.环境与发展.2018(02)
        [2]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 庾东明.清洗世界.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