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许剑
[导读] 摘要:城市快速发展下水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当前可持续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做好水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当前水环境治理的重要话题。
        霍邱县水利局史河总干水利中心  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城市快速发展下水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当前可持续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做好水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当前水环境治理的重要话题。文章通过对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保护与修复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生态;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修复技术
        引言
        城市建设多依赖于经济,容易忽视生态的建设,部分地区生态建设只存在于荒山野岭,城市中的生态建设流于形式,为抓紧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让生态建设计划提上日程,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关注城市生态问题,分析当下城市生态建设的不足,持续进行生态环境调整,适应城市的发展路径,促进社会和谐。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作用价值
        为了尽快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对策,这一对策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却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在工业生产领域当中,缺乏污水处理标准和污水处理设备,很多工业污水在处理不当或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环境中,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现如今,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要点,其不仅恶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且限制了经济的持续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2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加强了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当中,水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我国具有大量河流,同时,河流特别容易受到污染,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人们生活废水、工业生产废水不合理排放等等,虽然对此国家政府已经加强了惩治的力度,然而,水污染的现状还是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其次,当前的城市污染问题极为严重,尤其是开展城市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势必对于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威胁,除此之外,当前城市工业垃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我国天然湿地正在日益消失,这对于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例如,最近几年,PM2.5日益严重,这显示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关键技术
        3.1营造水下森林
        水下森林主要是通过培植沉水植物来实现对于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因为这种水生植物不仅仅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净化水体环境。沉水植物在城市河道水环境中可以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从而促进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的增强,同时也能够给城市河道水环境中其他的水生植物提供更充足的营养以及栖息空间,因此培植和保护沉水植物是保持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平衡的关键。沉水植物也是衡量河道水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如果河道水环境健康则沉水植物可以健康稳定的生长繁殖,如果河道水污染严重沉水植物则会逐渐消亡。因为沉水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培植过程中也应该重点考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保证其能健康的生长和繁殖达到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效果。
        3.2生态河床修复技术
        河床最好的形态是其多孔质化的天然沉积物状态,因此要整治河床首先要将河床上的硬质材料换成天然材料,使得河床恢复。河床能够供许多生物栖息,同样生物也能稳定河床,这样互利互惠的生态关系,使得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处。这种双向性的方法使河道的自然恢复功能得以强化,大大提高河道的抗洪能力,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3.3建造人工湿地
        应用生态修复理念,进行河道水体治理工作,可建造人工湿地促使河道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生态系统得到基本的恢复。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可沿着河道布置人工湿地,在河道的水位线上方建设自然生态湿地小岛,初始阶段可先培植环境净化效果强与观赏效果好的植物,之后选择天然石头在岛内进行布置,使用木桥江陆地和小岛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即可净化河道水体,一方面也可起到较好的观景效果。
        3.4将区域治理与流域治理相结合
        流域治理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最为实用和见效最快的治理方式。只有在流域治理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才能够为生态系统的整体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开展各项治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地方行政部门需要始终坚持区域治理与流域治理相互结合的原则,明确治理工作的主次顺序,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理工作,最终取得由点及面的治理效果。
        3.5建立多样性河流
        治理河道水体需要建立多样性的河流,从横向和纵向连通实现其河流的多样性,从而达到减少岸坡以及河床材料应质化的目的。河流横向恢复联通之后,河流可恢复蜿蜒、曲则多、变的形态特点,河流纵向连续能够有效保护坡地,促使河槽断面实现复合。通过科学的使用植物护坡和天然材料进行河流多样性建设,形成透水岸坡防护结构,用于护岸地段的河流水体治理工作,能够保护河流护岸避免向硬质化趋势发展,可使用芦荟、柳树和乱石,作为建设材料。
        3.6生态护坡修复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针对性强,目标单一,只考虑强度功效,即人类自身的利益,在护坡原有的自然形态上直立或覆盖上石块、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大大破坏了动植物原有的生存环境。随着生态护坡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出现现浇网络生态护坡与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两种主要的形式。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不仅实现绿色化,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3.7引入现代科技,实施生态环境保护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PM2.5和河流中的水质情况,根据监测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策略。同时,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引进新技术手段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自主创新,确保科技经费投入充足,研发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先进设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此外,垃圾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人们生产生活的垃圾中有30%是可以进行回收后再利用的,这部分垃圾还可以再创造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以大力提倡垃圾分类,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就可以有效降低垃圾分类的处理成本,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了经济的有效利用。
        3.8加强法律建设
        最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日益得到发展,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的增强,在环保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就不能缺失法律建设工作,法律建设能够在环保工作当中发挥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促使有关的部门对于环保工作进行改良和完善。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需要强化立法,同时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针对于有关条例进行改进以及完善。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已经有了《环境保护法》等诸多部法律,同时对于环境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还制定了相应的惩罚制度,这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兼顾的重要后盾。
        结语
        综合来看,社会经济的粗放发展对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并且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严峻的程度。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采取各项科学措施,切实提高水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通过科学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建平.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07,(05):34-36.
        [2]尤新军.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49.
        [3]杨竹雨,蔚荣华,郭浩房.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