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探析于少雄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5期   作者:于少雄
[导读] 由当今世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摘要:由当今世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便是实现电力自动化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对此我国便应在电力工业领域内大力加强对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并以此来带动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确保电力工业自动化建设能够得以顺利实施。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同时兼具了网络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种新型技术手段的综合性学科。其最为突出的一项特征即为突出了强弱电之间的互相结合、软硬件的结合、系统和元器件的结合。作为电气信息领域当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内容,此项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领域开始逐步引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并由此推动了工业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转变了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效率。直至发展到21世纪初,这一技术被纳入国家重点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技术类型更加多样化,技术体系也日臻完备,所涉及的范围内容也越来越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成了工业生产的绝对核心,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
         1电气自动化技术当前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1.1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成本
         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成本从根本上来说,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工作中应该把专项设计系统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依托现在的管理系统,让操作系统可以更合理地运用,进而进行更妥当地研究。
         1.2网络结构方面向复杂化发展
         设计网络结构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繁重的工作,所以这个系统就存在着很高的复杂性。为了让电气系统可以更加有效而可靠地被利用,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对整体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够让网络设计符合其指标方面的要求。电气自动化在进行应用的时候,需求方面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个体特性,但是为了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就应该在网络设计方面保持其自身多样变化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2.1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电站运行技术直接决定了系统运行模式。以往,变电站主要通过电缆等,将电力控制设备整合到-起,不仅运行效率低,且操作过程难度较大,且极易引发设备故障。而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对变电站各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运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各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和控制,以此来避免故障发生,确保供电稳定性。
         2.2电厂自动化
         电厂技术能够决定电力系统工作有效性,自动化技术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更多的是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层次化处理,通过实施在线监测、监测等功能,对设备、发电机组等予以控制,如对于在线检测来说,检修人员运用自动技术,能够随时掌握系统运行状况,如若出现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馈,以此来避免漏洞。
         2.3系统安全
         社会快速发展,对用电要求也随之提升。在电力供应上,系统自动化安全受到了广泛关注。

电能供应元件在长期运行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故障,势必会威胁到人们生活、经济发展。立足于整体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会阻碍系统自动化发展进程。因此电力企业积极引入自动化技术,通过对电力设备自动化调试与维护,进一步丰富系统功能。
         2.4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最为突出就是智能技术,同时也是行业研究的核心。在运用智能控制过程中,其潜能角度大,在电网系统中的运用,能够形成智能电网。针对传统控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可以借助该项技术逐一解决,同时,在遇到故障时,还能够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检测出问题,明确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发出警报,达到事半功倍的维修效果,为电力系统良好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5综合智能化
         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理论研究的同时,应在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运用网络通信技术,指导实践工作,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发挥智能控制有效性,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上节省更多成本。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研究时,已经研发出分布式运行方式,在35-500kV 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在针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系统全面分析过程中,通常认为电力自动化技术形态将会不可避免地广泛且深入地融入到电能表技术组件、输配电技术系统、配电网技术系统、变电所技术空间,以及电气化互动技术终端等多个具体化的技术领域。变电站技术设备空间的大量且广泛地建设和运行,特别是相关自动化技术形态的引入运用,能够有效保障和支持我国现有变电站空间的自动化运行技术状态,继而有效减少和降低我国现有变电站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支出规模,以及在具体化的技术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要素和物力资源要素的消耗数量,继而支持和助力我国电力能源产业的经济收益获取水平显著改善提升。总之,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所影响的范围十分广泛,同时鉴于当今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步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电力工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所起到的作用价值异常关键。当前以智能控制技术、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为代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实现了对电力供应工作中人力、物力消耗的大幅度降低,促成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贏,.对于推动我国电力工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我国电力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提升,也可以大力推动电力工程快速的发展。所以在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电力技术的发展目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行完善与优化,从而实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5参考文献
         [1]王鹏宇,马居中,张甲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科技风,2020(15):191.
         [2]郑彦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1):79-80.
         [3]杨新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283-284.
         [4]孔令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2):154.
         [5]王佳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7):202+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