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环境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领域也正在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先阐述了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接着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应用路径,最后提出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技术;3S技术
引言: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合理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为寻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提供依据。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可对生态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估,从而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目的能够顺利实现。基于此,开展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
1.1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正确的方向
环境监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环境监测的结果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环境监测技术可对环境的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污染来源等进行全面检测。促使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污染现状,并对污染物质进行预测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避免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1.2为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提供依据
从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现状来看,仍然还不够完善。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指出各地区在项目规划时要严格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达到要求之后才能着手规划建设。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可起到检测和监督的作用,实时判断污染物和污染程度,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正确的引导方案。
1.3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作,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周期长、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有针对性,尽快回复生态环境原有的功能和作用。
2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和监测生活环境破坏技术相比,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的起步比较晚。现阶段,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多以生态环境发生过程为监测依据,监测内容还比较单一,监测范围也比较有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项技术飞速发展,很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环境监测中来,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微观监测到宏观监测的转变【1】。比如:3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精确的监测数据,有助于对环境监测更加完整的评估。而将GIS技术应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可精确预测、预报、预警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威胁问题,避免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GIS技术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预测产量、预报灾害、保持水土、调查资源等方式方法,可对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不断总结,为丰富生态环境保护方法,提升环境保护效果奠定扎实基础。
3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3.1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也是一种新型技术,但发展非常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中,将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互结合,既能推动各大学科和各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还能推动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技术,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很强的预警性和实用性,既能对生态环境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还可以获知生态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看为生物修复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持。另一种是PCR技术,和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PCR技术都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3.2 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PGS技术的融合产物,和单一技术相比,3S技术可更加快速、准确的获知环境监测信息,并对各项数据集中分析处理【2】。比如:在水体环境保护中,合理应用3S技术,可通过调查和评价水资源来获知水环境污染情况,可应用在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湿地检测、水体富营养检测等。
3.3物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物化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泛的物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动态膜压法监测技术,主要应用在水体环境污染问题监测中。另一种是OOAS技术,主要应用在大气污染监测中。通过物化技术,可准确获知生态环境污染物组分、污染程度、污染源等,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4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PLC技术的诞生,比如: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目前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比较多的信息技术,可对环境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传输,保证监测数据能过及时、安全、可靠的传回数据处理中心【3】。PLC技术具有很强的抗震性、抗热性、抗干扰性、防尘性等,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中稳定运行,这一点是其他环境监测技术无法比拟的,可实现对雨水的远程监控,为农作物防涝、抗旱提供充裕的时间。还可以对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等进行有效监测,便于及时掌握水环境变化情况。
4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痕量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精度会向着痕量方向不断转变,在工业生产中,或者人民日常生活中,都会释放出各种有害有毒的物质,虽然浓度高,但对生态环境、人体都有较大危害,对这些物质进行全面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4】。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性,环境监测技术的精度会向着痕量化或者超痕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4.2自动便携
未来环境监测技术所用的监测仪器设备,会向着自动式、便携式的方向不断发展。监测仪器设备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核心工具,其工作性能直接决定了生态环境监测的质量。为满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需要研发出更加先进、可靠、技术含量高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还非常严重,相关专家预测表示,此种状况,在国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情况复杂,治理难度较大,需要定期实时监测,才能获知最真实的污染情况。因此,未来对自动式、便携式的环境检测仪器设备会有更大的需求量, 以便实现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自动化、动态化检测。
4.3更加倾向于实验室管理系统
生态环境监测流程包括:采样、样品保存、样品输送、实验室测试分析、数据评价等。为最大限度上保证生态环境监测的精度和原始性,并降低实验室成本,保证生态环境监测的规范化和流程化【5】。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保证环境监测人员更好的掌握实验室基本情况,及时发现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不正当行为,保证各环节都符合环境监测的规范。因此,未来生态环境监测将更加倾向于实验室管理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在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如:生物技术、3S技术、物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可大幅度提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庆宇.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探究[J].活力, 2019(4):249-249.
[2]任洋,汪劲.关于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全过程监管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2019(15):13-16.
[3]徐洋.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简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038(006):72-73.
[4]吕周瑞,刘帅.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000(005):30.
[5]招楚毅,陈业强.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农家参谋,2019(3):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