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10
摘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市政道路给排水工作,城市市政道路工程越来越多,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对废水及污水的有效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进而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建设;给排水设计
引言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极为严重的问题,对于防止内涝的情况来说,对海绵城市的有关特征进行良好结合,选取最为适应的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解决涝渍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1海绵城市的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是新世纪出现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概念,也被称作“水弹性城市”,甚至被誉为低影响雨水管理系统。它能够发挥吸水、蓄水、净水等多重水处理功能,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同时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和缓解当前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降低和保持道路表面的温度,使其避免发热。
2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意义
在建设城市市政道路时,为了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需要做好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工作,更好地满足车辆运行要求,降低市政道路的运输成本,可以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城市在建设市政道路的时候,会面临很多不同方面的问题,而路面积水问题是比较常见且危害比较大的问题,其不仅会导致车辆的运行能力下降,而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还会出现液面滑移现象,进而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如果路面长时间积水,将会对路基造成不同程度的浸润,不仅会降低基土的强度,而且还有可能破坏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由于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属于城市化设计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大多数的排水主干管需要敷设在市政道路下面,有效排除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污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
3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应用
3.1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组成。在车行道的设计中基本会采用非透水性道路施工的手法,但是这样的工艺很有可能导致道路表面的渗水能力不足,在雨水季节甚至会造成积水,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而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控制这类问题。在引流的设计方面,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根据地质特点与实际需要控制坡度的范围,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在0.3%~1%之间。人行道的主要作用在于方便人们的步行,也已经成为市政道路工程中重要的环节。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进一步改善人行道的设计,提升人们的出行质量,同时能够增强雨水等资源的利用率。在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增强市政道路的渗水能力能有效的减少和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问题。并且还能对道路的温度与湿度进行调控,进而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建设质量,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如图一。
图一 道路设计
3.2绿化带设计
(1)对于雨水收集设计。如果出现降雨,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流向绿化带,最后汇集在雨水口,在对绿化带高度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保证它位于路面下方的15厘米~20厘米,并且,还应该保证雨水口的分布具有统一的特点,雨水口高度不能低于绿化带种植土壤高度,同时不能比道路高度高。(2)水体过滤的设计。水过滤是通过过滤掉在地上的水体来保持水体的清洁。在开展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先要铺好种植土,然后设置好砾石层,最后安装好透水管,只有这样,在实行水过滤的时候,可以加强雨水的深度,保证天然水体的稳定补给。(3)排放设计。在绿化带排水设计中,应设置科学合理的设施溢流体系,让雨水和排水管道直接连通。在降水较多的雨季,雨水出水口无法处理较多的雨水。此时,部分雨水可以通过绿地储存,多余的降水可以通过溢流系统消除,防止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促进我国城市的高效发展。(4)下凹绿地:将车行道两侧绿化带设为下凹绿地形式,在机动车道边缘5cm之下的位置设置进水口,使绿化带面层高度较机动车道边缘降低20cm左右;依照12m的间隔完成立缘石开口的设置,分段收集车行道路面雨水,并在各排水单元末端设置溢流口,将过量的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中,其井座底标高应超出下凹绿地10cm左右;选取溢流口下游位置增设挡水堰,使堰顶高程较下凹绿地底面高约10cm,并在堰顶铺设一层5cm厚的鹅卵石。在种植土下方的碎石层中铺设PVC穿孔管,将开孔率至少控制在2%以上,以此借助下凹绿地发挥对雨水的滞留、过滤与地下渗透作用,具有调蓄峰流量、净化雨水等多种功效。如图二。
图二
3.3衔接带的设计
衔接带是连接道路路面、绿化带与其它城市“海绵体”间的纽带,在衔接带设计中,应结合区域气候条件、绿化带形式等选择衔接模式与技术,将源头渗透、中途渗透、末端存储等先进技术分别用于下沉式绿地、缓冲带对雨水的排放;植草沟、调节塘对雨水的收集;雨水湿地对雨水的蓄存。针对城市不同区域在具体设计中,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采用截污净化技术,保证收集的雨水水质;对于水资源薄弱的区域,则尽可能提升雨水回收率,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雨水,如图三。
图三
3.4衔接城市绿地
在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城市绿地与市政道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城市绿地,能够很好地促进道路径流实现分流,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地还包括很多的渗透技术,如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对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的地方而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增强对雨水存储和回收使用的功能,优化路面雨水的净化效果,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加强雨水截污净化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或避免雨季出现净流汇集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项目的设计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改善与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设计人员需要在该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并在充分了解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海绵设计手段,实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