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社区而言,主要是作为地域性社会,它和整体社会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在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社区的规范化管理已经逐渐的上升到战略性问题方面,因此在对城市社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城市社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我国在社区管理上经过不断地努力、探索和推广,现在已近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由于社区的建设起步较晚,我国各地方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地方的政府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各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社区管理模式,许多地区至今还在对社区建设进行不断地摸索。本论文就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从而对我国的社区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出一份微薄之力。
一、城市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搞好城市社区管理对于推进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管理和服务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城市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划日益完善,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城市技术准备水平不断提高,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新建住宅区不断出现。加强城市管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秩序和优美的环境,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街道和社区是落实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各项任务的重要力量,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首先要从街道这个基础层面抓起。
(2)有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进程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把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社会其他组织来管。加强社区管理适应了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意味着广大居民将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与政治生活中。社区管理过程中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建立相应的自治组织,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将会大大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路径
(1)全面推广“一委一居一站”社区管理体制
近几年各地针对现行社区管理中显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式以后,我们认为,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代表的“一委一居一站”体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值得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向全国推广。建邺区的经验主要有:以现行居委会为依托,建立“社区党委”,党委成员和居委会、服务站领导交叉任职,统筹领导社区工作;现有各居委会继续保留,其职责为做好所在社区的群众自治及管理社区内公共事务、开展社区服务;将现有区级相关政府部门和街道工作人员连同经费,以“(行政)资源下沉”的方式设立“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担政府公共服务和相关行政管理。
委、居、站职责分工明确,界限清晰,各司其职,把“管理、自治、服务”三大功能分解落实到实处。概括地说,建邺区的社区管理体制体现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体现了从城市社会管理全局出发,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体现了社区管理功能和管理体制相一致的原则,实现了城市社会管理和社区管理、党委领导和群众自治、党的建设和居委会工作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新老两种体制的平稳过渡和成功衔接,是一个“能统筹、有权威、可协调”的体制。
(2)积极探索以“强化管理职能”为重点的“小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现阶段“小社区”管理方面的问题,根源在于管理功能和管理权威的缺失,因此我们认为,要以“强化管理职能”为重点,探索“小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要以居委会成为具有法律和行政权威的社区管理机构为中心,理顺居委会和区街政府部门、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构建“能统筹、有权威、可协调”的新型“小社区”管理体制。具体来说,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和居委会主任的交叉任职,加强党的领导;居委会成员必须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居委会工作要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坚持和完善群众自治制度;考虑撤销业主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行使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减少机构的重复设置;物业服务公司和社区内其他服务性组织接受居委会的领导和协调。“小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要在“一委一居一站”体制框架内进行,实现平稳对接。在完善体制的基础上,政府部门要妥善解决居委会人员待遇、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等问题。
(3)以社区为依托配置各类资源
如果我们确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确认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确认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改革方向,那么就应该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各类资源的空间配置上作出安排。要把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城市建设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以社区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1)建议考虑撤销街道机构设置,将街道工作人员连同行政事业经费配置到“一委一居一站”的网络中去。(2)以街道区域为基础,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节省成本和方便群众,构建公共服务站点的网络体系。(3)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必须按服务人口数预留街道、居委会两级社区活动场所用地和社区服务场所用地。例如,根据“以社区为依托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预留街道和居委会两级社区的养老设施用地和医疗卫生服务用地,这应当进入“国标”。
(4)充分发挥“社区网络信息平台”的重要作用
网络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建议在“委—居—站”体制下,以街道为单位,由政府建立专门的“社区信息网”,使之成为政府信息权威发布、委居站工作公开透明、社区动员有效快捷、社区成员利益诉求直接通畅、群众参与监督方便及时的重要渠道。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分析后得出,在社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渐的解决问题,保证其社区的管理可以顺利进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健康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李国龙.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88(04):62-65.
[2]蔡坤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商,2015,99(24):67.
[3]卢玉琴.论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4.99(08)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