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发展的业十分迅速。而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有效沟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性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着偏离本真价值诉求、沟通主体的作用被弱化、沟通信息的传递受阻、沟通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从明确立德树人目标、调动主体积极性、疏通沟通障碍、整合沟通形式等方面着力进行。
关键词:激励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策略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稳步前进存在着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是高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沟通能够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环节的有序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进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稳步提升。为此,本为着重析了现阶段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路径。
1激励理论
1.1需要激励
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就会主动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在现代的激励理论中,内容型激励理论主张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来激发人的动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精神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采取需要激励的方式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
1.2情感激励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有对情感的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中,情感激励是以学生的真实情感为出发点,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被重视。情感激励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感,产生与教育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感。在实际激励教育过程中,要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要,给予他们在人际、家庭、爱情等情感方面的关怀,用亲切的话语方式使大学生在情感上体会到关心、尊重、理解、信任,进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运用激励理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有效沟通充分运用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让需要激励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让情感激励成为教育主体间沟通的金钥匙,让榜样示范激励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让学科兴趣激励提高学生的自觉沟通意识。
2.1需要激励
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明了人们不同时期的需求,每个时期的需要内容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通过了解和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需要来调动人们的行为动机。每个人的需要都不一样,尤其是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网络的普遍化,个人价值观极易受到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影响。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去了解大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和成长需要,采取需要激励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校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的需要。
在调查的过程也是与学生间接沟通的过程,这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实现沟通的最佳效果。
2.2加强语言融合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尤其突出,表现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注重理论的灌输、沟通语言生动性趣味性缺乏等方面。语言的本体意义造就了主导话语,即通常我们所说的“话语权”。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所以他们不需要或不必须改变和打破旧有的语言符号系统。但同样我们应认识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之一的教育环体(教育环境)在变,客观上要求教育主体、客体和介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要发生改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只靠从理论的角度传递思想和认识,他要懂得从情感上去感染受教育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又能很好地把握情和理的界限,做到以理化情;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将刚性生硬的语言变得柔性、通俗化和生活化,实现全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融合,凸显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俗语讲:“话有三说,会说、能说和巧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主客体都要学会掌握语言这门艺术,使语言表情达意、生动传神和易于接受,这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
2.3主发挥沟通主体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指出人“是有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其所从事的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可以说是一种对主体意识的“唤醒”,沟通双方应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首先,教育者要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及发展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其次,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增强使命感,树立责任意识,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实现教学相长。最后,要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由教育者主导的单向度的传递活动,而是一种主体之间双向的互动交流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这一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正视自身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作用,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在沟通中实现自我构建和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存在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动态以及学习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对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解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帮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道德修养。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需要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将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梦娜,戴莉.论沟通和情感激励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9(12):34+15.
[2]李晓明,宇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211.
[3]庞晶,徐凤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激励教育法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7(2):134-135.
[4]颜震华,王绍海.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211.
[5]王潇伟,周丽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谈话沟通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