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统计,我国电梯总量已达到将近628万台,占世界总电梯量的1/3,而且我国电梯老化严重,加上我国目前维保人员的不足,使得电梯安全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传统的电梯监管制度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得我们必须去寻找其他的方法加以解决。其中,责任保险以其具有的特殊功能逐渐得到大家认可,我国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试点电梯责任保险制度。但其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电梯;责任保险现状;建议
1我国电梯责任保险现状
据资料显示,近15年来,全国电梯数量年平均增长15%,万部电梯事故死亡率持续下降。2018年,全国共发生电梯相关事故31起,死亡28人,万部电梯事故死亡率接近0.04。在电梯总量大幅增长和老旧电梯逐年增加的“双重压力”下,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的安全态势难度加大。电梯安全责任保险作为特种设备保险的一种,主要承保电梯在安装、运行、维保、检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第三者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电梯责任保险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涉及保险学的研究内容,还涉及工学,法学乃至社会学的内容,只有深刻理解电梯保险的内涵,探讨电梯保险的具体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明确电梯和电梯事故、责任保险、电梯事故责任保险等基本概念。《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这种做法在法律上有依据可循。电梯责任险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最早推行电梯责任险的广东,对此深有体会。早在2009年,广东就出现过儿童离开父母监控盲目爬梯造成死亡的事件,引发舆论轰动。此后也有多次儿童因穿洞洞鞋乘电梯发生事故。以前是必须调查清楚事故原因后才能赔付,常常有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小朋友带有过错性质可能拿不到赔付等情况发生。这要求电梯监管体制必须改革。电梯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使用环节,与使用管理及日常维护保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2012年,启动电梯安全监管创新,其中明确电梯使用以管理人首负责任为核心,推行电梯责任保险,并建立首负首赔法律强制,这将电梯使用管理人、维保单位两个主体法律责任平行站位改为纵向站位,构建责任链条,发挥保险及时救助救治、及早化解矛盾的作用。使业主知道电梯有故障找谁、受困电梯找谁、电梯出事找谁,电梯业主、乘用人主动监督的社会效应日益显现,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2我国电梯责任保险的建议
作为一种经济手段,保险公司赔偿是在电梯安全情况、使用管理水平和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衡量的,进行了量化评估,制定了一定的标准,实施了保险费用上下浮动模式。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有效地改进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水平。因此,电梯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梯安全监管水平。
2.1加强相关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适合电梯责任保险发展的法制环境
当前,我国电梯责任保险之所以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梯责任不明确。电梯是个很复杂的设备,需要从制造到营造维保和检修这些阶段都要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只有明确了相关职责,当电梯事故发生后才不会出现责任互相推诿、逃避的现象。我们应强化法律在电梯中各个阶段的责任,在法律的具体规则中对电梯的使用单位、生产单位、检验机构明确指出他们的具体职责,为相关单位和公司投保电梯安全险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地方应出台符合本地区实际况的法律在法律中应明确和细化电梯的各个单位的规范,明确生产企业、所有权单位、物业、维保、检验机构以及乘坐人在制造、管理、检验和使用电梯时各自应注意的问题,明确各自的权责。对电梯责任保险的要求予以规范,为推进电梯责任保险,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2.2借助政策支持,加强宣传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印发的《2019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提出:“各地要通过政策激励、示范、宣传等措施提高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在推动‘按需维保’改革中激励电梯责任保险发展,力争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保险公司可积极与物业管理单位、电梯维保单位等沟通联系,结合新闻事件宣传电梯使用和维保常识,普及保险知识。近期“高考学生因被困电梯错过考试”的事件对考生和家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被困电梯的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特别是10年以上的老电梯,由于使用年限长、零件老化等原因,今后几年很可能会进人风险高发期,需要引起重视。
2.3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
当前电梯保险产品存在很多缺陷,如保险产品多样化不足,保费没有根据市场进行调整,保险公司认识不到电梯事故的频发为电梯保险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等。同时电梯保险险种少,承保范围小,保险责任方对于电梯保险没有足够的认知,没有表现出对于电梯保险的强烈需求,导致保险公司对于电梯保险的研发动力不足。下一步要对电梯保险产品进行创新,要求电梯运营方投保电梯责任保险的同时,还应该研发出针对电梯生产单位和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商业保险,满足每个电梯相关者的需求。保险公司可以聘请专门的机构进行隐患排查,并聘请维保公司对电梯进行维修和保养,突出保险的实时监督作用,通过保险方式处理电梯事故问题。例如,某地区推出的电梯“养老”综合保险模式,该电梯“养老”综合保险不同于以往的电梯责任保险,它是在保险领域全国首创的新险种,为“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电梯使用管理者将电梯日常维保费用、零配件维修更换费用、电梯检验费用等打包组合成一定的资金,投到商业保险进行电梯养老保险。由保险公司委托电梯技术服务公司进行电梯日常维保、维修、检测、意外伤害索赔及监管等代理服务;电梯技术服务公司委托电梯维保企业进行电梯日常维保、维修、检测,维检费用以保险索赔形式由保险公司承付。其中,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多方着手,发挥管理优势和电梯、网络技术人才专业优势:一是建立电梯管理平台,利用平台的存储功能,为电梯建立全面细致的档案,实时监测电梯主要零件的使用情况,临近损坏前提前更换,保障安全性。二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梯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跟踪,合理安排电梯的维修保养,真正实现按需维保和重点维保。三是通过平台技术改造,对维修保养技术进行升级,减少人力物力支出。四是通过手机APP程序使用等方式,对维保工作的准确性进行监督管理。
2.4加强宣传引导和协作互通
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要结合各类电梯事故,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让电梯各责任人充分了解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其投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质监部门与保险机构要密切协作,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沟通情况,共同推进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同时,质监部门要保持监督检查的强度和深度,把好风险源头关,质监部门对责任人出具的验收单或整改通知书都将是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新保续保定价的重要依据。此外,为加强风险管控、促进投保人加强防灾防损工作,保险公司还需建立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防灾防损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安全培训和安防器材更新等。
3结束语
积极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电梯事故赔偿,可以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可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灾后救助负担,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是完善电梯安全监管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保险学会课题组.关于电梯责任保险的若干思考—以浙江为例[J].中国保险,2019,11:49-51.
[2]张墨新,王仁刚.电梯故障数据分析及责任保险研讨会在上海召开[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3205:74.
[3]丁岳.基于AHP模型对电梯责任保险的费率厘定方式进行改进[J].经贸实践,2016,0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