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3期   作者:左娅
[导读] 步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文化的积累,国家也大力发展图书文献资源建设,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大数据时代,对图书文献资料进行管理需要进行全面的改善。在本文中就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的建设,以此来提高文献资源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变革?
         引言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文献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图书馆文献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能够促使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实际价值。对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需要将大数据技术与文本挖掘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来提高文献资源中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从大量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1图书馆大数据
         大容量、种类丰富的数据是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传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图书、期刊等传统文献形式。而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类型呈多样化、异构化、动态化,信息种类繁多,不仅包括结构化信息,还包括大量非结构化异构数据。图书馆的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书目信息、图书馆基本信息、读者信息和流通信息,这些是图书馆常规统计的基本数据。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格式的数据,以及社交媒体中产生的数据。
         结构化数据通常在结构化数据库中存储,具有完善的逻辑,能够用二维的table表达,主要为数据库存储。该类数据体量小,增长较慢,信息的组织和挖掘较为简易。非结构化数据指的是没有以一种预定义的数据模型或者不是以一种事先已经定义好的方式进行组织的数据结构。
         非结构化数据没有规定的结构,数据分散且无序,不易于管理,机器也难以理解,需要经过复杂的数据处理才能使用。随着资源的增加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占据较大的数据体量,在进行读者服务尤其是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挖掘意义。
         2文献资源价值
         图书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文献资源是其核心内容,能够为不同的行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此外,为了充分体现文献资源的价值需要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所以图书馆需要将文献资源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现如今我国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很多的机构为了自身的实际需求,也在逐步丰富文献资源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数据库。因此,图书馆在建立文献资源时,需要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汇总,通过整合后的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进行重新编写,使文献资源能够在图书馆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为我国的社会教育以及科学发展提供可靠支持,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能够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实际价值。
         3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3.1构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检索系统
         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技术的文献资源开发与应用需要相应的信息检索系统,通过信息检索系统可以实现用户资源需求与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有效对接,提升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不能局限于操作功能,除了考虑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结构特点,还要根据数据库的构造、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类型设计不同的算法工具。图书馆只有围绕用户需求提供便捷的地方文献资源检索服务,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3.2加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挖掘用户潜在信息需求
         图书馆资源来自多个数据库,包括图书馆自身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库数据,以及第三方提供商的电子资源数据等。由于图书馆大数据多源异构,信息组织需要将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才能发挥出大数据的效用。多源数据融合是指把通过不同渠道、加工体系和采集模式获取的具有不同数据结构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格式统一、应用广泛的数据集合。
         面对大规模的实时数据、关联数据、动态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语义引擎、预测建模、情感分析、可视化分析等方法为图书馆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发展空间。利用知识发现的技术和方法,如信息抽取、信息过滤、数据与文本挖掘、分类发现和聚类等技术,可实现对隐含的知识和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学科发展服务;通过对用户信息检索记录和使用数据分析,可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同时结合语义分析和人机互动分析等技术可以将图书馆具有高价值密度、强相关性的非结构化数据以图表方式可视化展示,有助于发现和准确判断读者的真实需求。
         3.3加大培训力度
         在大数据环境下,对文献资源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面对非常丰富的数据资源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数据信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这一环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数据挖掘软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的应用,以此来进行图谱的绘制,所以图书馆需要对其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内容和应用技巧,站在科学的前沿,熟练掌握各种应用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处理,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体现文献资源的实际价值。
         3.4探索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创新
         国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当中,关于人文社会、以及科学学术等方面的图书占到馆藏图书里较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原因以及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图书馆的中文图书质量变得越来越差,而且馆藏的图书量也变得越来越少。这些原因的出现也使得图书馆的借阅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国内的一些图书馆对于借阅用户的需求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不重视,因此也极少会为广大用阅读者纪念品予完善、健全的决策性功能和他的服务内容。在运用汇文系统的同时融入数据采集机制,就能够顺利地实现为用户图书借阅时提供辅助功能。例如说关于作者的简介、写作内容和作者的其他的著作内容和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都能够通过数据采集的方式来进行记录与了解。除此之外,把新书目录引入到数字化的图书馆系统内,配合大数据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机制,就能够轻松地将某个作者的其他类著作进行智能化关联。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降低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经据研究与调查的结果显示,只需要运用大数据环境下的辅助决策机制来进行图书的选择,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图书馆的借阅数量,同时图书馆的零借阅率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推荐工作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无论是借阅形式还是配套服务都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求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日常生活以及阅读习惯。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仍然存在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整合文献资源、建立推广系统等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婷.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新模式[N].新华书目报,2018-11-02(008).
         [2]何承斌.基于智库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0):133-134.
         [3]向东霞,钟继斌,史文莉.基于知识服务视角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供给侧改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0):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