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农作物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方面。为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推进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宁津县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非常重要,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
种植业是宁津县的基础产业,种植业调整面临众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否则将制约宁津县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如何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健高效地建设农村经济,是本文所要分析的重点内容。
1 总体思路
2020年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平台,以专业化农机农艺服务为手段,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2 种植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2.1作物种类单一、粮饲作物不稳。宁津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历来是小麦、玉米种植的主产区,由于近几年粮价的上涨,几乎90%以上都是小麦、玉米.其他作物寥寥无几,就拿优势作物:高粱、谷子、豇豆、绿豆小豆、土豆、甘薯等来说现在只能满足当地市场供应,外销量几乎没有,秸秆虽多,利用率低,饲料严重不足,玉米精深加工和转化乏力。
2.2 优势作物一玉米产量极增,但价格下滑、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近年来,受到市场的冲击,中国只能适当高价收储国内玉米,但是它的储存数量是有限的,并且给予种植户适当的粮食补贴,但中国是家家户户都种地,投入成本包括生产资料、机械、人工等都比较高,而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少数人种地,土地面积大,并且集中连片,投入成本低、全程机械化水平高.所以产品市场竞争有优势。
3 种植业结构调整重在四大转变
3.1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粮食的优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它是受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还有品种退化的影响,导致农业科研部门不断地研发新品种,农技部门要不断地提供先进的实用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来满足农资市场及粮食市场的需求,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2由传统种植向全程机械化玉米模式转变。宁津县生产的玉米总产量的20%用于畜禽饲料,饲料资源远远不足,尤其是蛋白质饲料依然是限制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有目的的引进优质高蛋白饲料玉米品种,这不但能扩大自给消费,又能缓解国家粮食生产供大于求的矛盾。比如多种饲料玉米,还有秸秆产业的综合利用等。
3.3 由粮食观念向食物转变。粮食问题解决之后,就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仅要求数量,更要求生活质量,随着膳食结构改变,食物多样化特点,更趋于健康的生活思路,从此粮食消费大幅度下降,这就要求在新时期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有新思路,农作物品种必须优化,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思路转变,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比如多种高粱、谷子、地瓜、棉花等生态环保不超标有利于健康的食物。
3.4由封闭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转变。随着粮食短缺时代的结束,农产品相对过剩,受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增产不增收现象日趋严重。即使市场前景好的、质优的农产品,也不能过多的盲目的发展,而是应当在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根据市场科学决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力求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尽量避免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就是新时代要有新理念。
4 宁津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考
种植业结构调整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综合措施并举,消除制约当地种植业产业生产的障碍因素,有效解决本地区当前种植业结构与作物布局存在的问题,使其步入灵活的、良性
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平稳、高效快速发展。
4.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水池、沟渠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灌溉条件,逐步改变靠天种地的现状;二是加快镇村公路和田间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农用物资及农产品的运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效益;三是加大中低产田地的改造力度,改善耕地质量,逐步改变土壤“保土、保水、保肥”的能力。
4.2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一是积极引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市场的龙头企业,并争取资金给予扶持,使其逐步发展壮大,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二是鼓励乡内外各单位或个人到农村采取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经营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生产,影响和带动全乡种植业的发展。
4.3增加作物种类、合理轮作换茬,其次种植牧草。不断地改善农作物资源条件,可更有利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充分意识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财政支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避免使更多的农药、化肥随着土壤中的水分而渗入田地,污染环境;二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作物种植的支持力度,放宽对农民贷款额度的限制,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三是把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提高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不断提高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4.4 用地养地、机械深松深翻、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机质提升项目、保护性耕作工程、加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多施有机肥是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的前提和保障。借助绿肥种植规模化推进和绿色畜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加强大型深耕、深翻农机具补贴力度的优势,实行深耕晒地,秸秆还田措施,以及免耕休闲等耕作制度,多途径开发有机肥源,维持或进一步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三结合,做到种地养地结合,同时也使大面积中低产田得到改良,拓宽农作物种植的耕地选择范围,使主栽作物的轮作换茬有了广阔的空间基础。
4.5政府部门根据当地资源引进秸秆产业、引进精深加工绿色环保型企业,来带动当地符合实际的健康的产业发展布局。由于种植业很容易受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容易产生波动,而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一般比较长,从价格产生、信息回馈到农产品产出,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现阶段的经济情况,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不可能完全按照农民的短期收益来进行,政府颁布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4.6加强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支撑力。要充分发挥镇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作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和良种选择推广等方面的知识结构,积极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对群众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与指导,示范带动农民自觉运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总之,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遵照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循序渐进、综合发展,要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核心,做到三方兼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最大化,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当地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要带动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种、养、加、贸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获得可观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艳芳,王洁琼.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8(15).
[2]周延文.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