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机械类专业创新教学改革探索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卢国升
[导读]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职业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变化,着重探讨该类专业实际教学的创新途径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职业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变化,着重探讨该类专业实际教学的创新途径,包括教具、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等,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引言:社会经济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机械类相关市场形势有所变化,人才的供求关系无法满足相关企业的需求。总体而言,对于该方面的技术人员有较大的需求量,但相关专业学生的质量却有所欠缺,导致该方面的人才存在缺口。
一、职业本科机械类专业的变化
         高等教育以专业为单位实行具体教学,为社会培养专项人才,目前机械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变。
(一)教学目标
         以往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当前相关方面的技术、产品等,并在具有设计、研发能力的同时,还具备管理能力。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更为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机械方面的应用水平以及创新意识,结合相关市场需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
(二)课程设置
         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掌握机械相关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机械的研发、设计直至最终报废的一系列内容。现阶段,该类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机械制造、计算机相关系统、机械设计、机器人、机械故障等,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由于信息技术的渗入,使该行业发生变化,促使教学内容改变,逐渐朝着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三)生产模式
         在机械企业经营运行期间,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突出个性化、环保的发展理念,而在此种市场形势下,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随之变化。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会采用手工绘画图纸的方式。但当前相关企业已经使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有助于提升工作实效性。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重开设有关的数字化课程。
二、职业本科机械类专业创新教学改革
(一)优化课堂教学教具
         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显示,为给学生更多自己的时间,高校的课时安排较少,而相应的教学任务却未减少,甚至在不断增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既定的教学进度设计内容,对于理解困难的部分需要教师进行精讲,而受到课时的约束,导致教师加快教学速度。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抽象的内容,对此,教师便需采用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因此,选用合适的教学道具便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材料力学》的课堂中,教师若仅依靠固定的文本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力学的内容,学习效果较差。目前市场缺少静定梁力学的相关教学用具,而作为机械专业的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出简便的教学模型。此教具应小巧轻便,可随意组装。整体结构主要包括简支梁、外伸梁以及悬臂梁,连接具体的电子设备,借助单片机技术编入相关具体的应用程序,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反应,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字变化的影响。借助此类教学用具,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使学沉浸在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免因大量的公式推导,导致学生失去听课兴趣。
(二)创新机械设计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机械设计水平是当前高校机械专业的重要教学模板。
         首先,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机械设计实践效果。

例如,在专业设计、毕业任务、日常测验等环节渗入该方面的培养,加入专业理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又如在进行模拟实验的课堂中,教师可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教具,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如,带领学生到机械生产的场所,学生通过对各类半成品机械的观察,可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内容,为学生进行实践设计提供理论保障[1]。
         其次,高校应与当地的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有利于学生了解实际的程序、硬件等,为其个人的机械设计作品提供基础支持。而同时,学校也可为企业提供更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最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期间,高校应分析当前相关市场的社会形势,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行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其提供不同的实验环境。对此,高校应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量,力求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的实验条件。目前,部分高校的实验设施已经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可以有效开展具体的实验活动。学生通过相关实验,课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机械专业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可大致分为两类:
         一方面是师资力量,教师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本身应拥有基础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对此,高校需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可将教师派遣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并为优秀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在此期间,高校需在校内组建创新型教育队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还需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在研发项目中,可让部分学生参加,通过实际研发,使学生具备研究性思维。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包含多个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需优化教学设施,为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保障。机械专业是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专业,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校园中能够获得更为接近实际的教学内容,成为适应相关市场形势的人才,实现零距离就业。
(四)借助网络技术提高质量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网络技术,将相关信息数据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立线上学习交流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实行多种方式进行测试。因此,借助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
         例如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使用网页导入学习任务,学生根据网页内容自行学习相关知识,并结合个人的理解,掌握塑料模具的重点部分。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互动,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方案设计,并针对某一机械方案进行细致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度。另外,教师可在课件中插入相关程序的二维码,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获取相关信息,自行了解分型面的具体内容,促使学生了解分型面与模具结构、以及成型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简单测试。教师可根据学生问卷反映的情况,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以此为依据设计后续的课堂教学内容。
结束语:总体而言,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教学创新,转变部分教学活动的困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高质量的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叶霞,陈东勤,王志华,等.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衔接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46-48.
[2]覃羡烘,李家学.“课程思政”在本科机械电子专业教学中的路径探索[J].轻工科技,2019,35(11):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